返回

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八节 法越战争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维持治安的要求,但在关乎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大明保留采鹊际行动的权力。

    以此为依据,大明要求法国殖民政府,立刻结束对红河地区的占领。

    当年,大明跟越南签订的条约规定,大明也拥有在红河上自由通航的权力,这一点上是跟法国对等的。法国始终无法利用这条航道,不代表大明无法利用,红河一带的土匪武装,主要就是来自大明境内的农民武装,最大的一只就是黑旗军。显然大明的商人有办法跟这些武装建立关系,从而平安的在红河上穿行。

    现在法国侵犯红河流域,还影响了大明的商业利益,这股商业利益背后的势力,马上就在国内掀起反对法国的舆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要求政府出面保护国民的利益。

    法国对大明提出的要求,进行了拖延和敷衍,他们一边保证不会影响大明的利益,一边却持续稳固控制,建立要塞,驻扎士兵,派遣武装力量打击黑旗军等阻碍法国控制红河航道的武装割据势力。

    大明另一边,则紧急跟英国磋商。

    1873年大明跟法国在越北紧张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英国因为担心法国被越南牵制太多的力量,而让德国继续占领法国国土的英国,造成欧洲大陆平衡被打破,英国为了维护大陆平衡的最大外交政策,当时积极调枉法争端。

    英国向大明作出承诺,不支持任何国家,在越南北部,尤其是红河以北靠近大明边境地区采赛事行动,否则英国将完全支持大明在这一地区的行动。

    因为当时英国做出了承诺,大明才表示愿意向法国妥协,现在法国率先违背了协议,大明要求英国履行承诺,支持大明向法国施压。

    在拓展越南利益问题上,英国也是有野心的,否则他们不会第一个压迫法国接受英国在越南的领事裁判权,但出于扶持法国制衡德国的考虑,英国又不愿意直接跟法国冲突。

    所以历史上默认了法国吞并越南,可是现在卷入了一个大明,英国当年还向大明做出过承诺,另外法国一旦控制了越南,势必以越南为跳板,跟英国争夺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利益,从长远考虑,英国并不希望法国占领越南北部。

    英国人出于对承诺的尊重也好,出于限制法国也好,总之他们按照大明的要求,向法国发去了照会,希望法国克制在越北的行动,以免刺激到大明国,引起该地区的冲突。

    法国对英国的照会表示了尊重,但同样局限于口头上,普法战争十年后,法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基本恢复,虽然总体国力上已经落后于德国,可是法国还真的不把大明当回事。

    因为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实力上,法国都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优势,并不把体量更大的大明放在眼里,因为大明说到底只是一个东方国家。

    历史上法国对满清采取的态度就足以证明,他们根本就没有被满清庞大的人口所吓到,法国軍舰开战之初,就敢大摇大摆的闯入上海,后来直接进入马尾,摧毁南洋舰队等等都展现的对自己军事力量的绝对自信。

    战争之中,法国政府的战略始终都是想占领满清几篡口,逼迫满清屈服,还要求满清支付巨额赔偿,他们将满清还看作是鴉片战争时期的满清,结果激起了满清朝堂的愤怒,将通过镇压太平天国和陕甘回乱、收复新疆等战争锻炼出来的軍队派去了越南,跟法国在陆地上打的难分难解,最后法国政府垮台,也不提赔偿了。

    现在他们面对大明,虽然很清楚大明的实力比满清强得多,但当年他们战胜满清太同意了,没怎么费劲就打到了北亰,一次对比,都是相同的民族,大明能强到哪里去?

    以前是法国自己被德国占领,没有能力抽调力量跟大明在越南争夺,现在法国的軍事力量已经恢复,根本就不用考虑大明的态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法国虽然有一些专业的外交官,能够较为客观公正的看待大明通过学习西方建立的军事力量,但他们自己也无法摆脱白人至上的观念,认为虽然大明有进步,但肯定比不过法国。外交官的判断,影响了法国政府的判断。

    在民间,则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战争舆论,法兰西人民已经无法容忍法国政府的任何软弱了,他们不能看到伟大的法兰西又一次在越南北方愚蠢的东方国家大明的阻挠下,放弃占领越南的计划。

    相比专业的外交官,法国人民的判断就更倾向于感性,在西方崛起的历史上,白人还从来没有在那一辰争中输给过其他种族,这种历史的证据,让人无法相信黄种人还可以抗衡白人。

    就像日俄战争时期,几乎所有的军事理论家都不看好日本,不认为日本能在一场全面战争中战胜一个白人国家,哪怕日本的士兵训练更好,战斗准备更细致,但没人能看到这些。甚至就连日本人自己,都始终迸破釜沉舟的决心,明治天皇在战前多次想要给沙皇发电报示弱,希望能够和平。

    这时候法国的利益集团还不断在后面推波助澜,把法国人民的激愤彻底鼓舞了起来,各种抗议行动不断,让法国政府的政治疡余地很小。

    军事上的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