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37章 名将对决(求订阅,求月票)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玉成想的很全面,不过若本王猜得不错,李卫国得知我们大军回援的消息,定然会放弃雨花台,然后撤军,你们便在李卫国的撤军途中,实施骑兵突袭,必然大获全胜。”

    听到石达开的计策,众将们眼前都是一亮,此番连连受挫,他们都憋着一股劲,若能够一举消灭两万沪军主力,生擒李卫国,那他们才能出口恶气。

    行动部署很快制定,然后实行。

    第二天,太平军再次对丹徒县城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不过遭到沪军顽强阻击。

    这只是虚晃一招,目的在于迷惑丹徒沪军,当夜太平军主力撤退,丹徒沪军只以为太平军是被击退休整』敢懈怠。

    次日,太平军大营内只剩下韦炕万兵马,却遍插旌旗,假装大军主力还在。

    不过,韦俊为人保守,知道沪军厉害,所以不敢派兵强攻丹徒,这令丹徒守军压力顿时轻松了不少,但也引起了吴庸的怀疑。

    城头上,吴庸和林耀巡视一番。看到太平军的攻势明显减弱,顿时起疑。

    吴庸若有所思的说道:“恐怕石达开已经撤兵了!”

    林耀急忙拿起望远镜,观察太平军大营,而后说道:“敌军大营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看他们的炊烟不但没有少,反而多了,这说明他们又在增兵了!”

    吴庸曳,解释道:“如果炊烟多了证明他们增兵了,那他们为何今日的攻势反而减弱了?我军正强攻金陵天京,洪秀全自己的兵力都不够。又怎会给石达开增兵?”

    林耀也是懂兵法之人,立刻产生怀疑,说道:“若敌人主力已经撤离,那先生如何应对?”

    吴庸想了想。说道:“石达开用兵如神,就算撤军,也会留有后招,我们需心行事。以防有诈。”

    林耀也表示赞同,于是跟吴庸详细商议一番,制定了作战计划。

    一个斜后。从丹徒城内开出一万沪军士兵,其中精锐士卒一千五百,剩下的都是新兵。

    这是吴庸的稳妥计策,用来试探太平军主力是否已经撤离。

    兵过万无边无沿,一万沪军在城下摆开阵型,声势浩大,约太平军主力决战。

    看到沪军主动约占,韦抠时傻眼,石达开临走时给他了很多应对策略,却没有想到沪军主力敢出城决战。换做昨日,韦卡然高兴死了,因为太平军进攻依托坚城而守的沪军非厂难,可如果跟沪军野外作战,相对而言就容易多了。

    然而,太平军主力已经悄悄撤走,此刻偌大的军营中只有一万兵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吃掉对面的一万沪军。

    当然,韦可不知道这一万沪军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兵,之前被沪军的强悍战斗力吓怕了,所以自然不敢出兵迎战。

    韦俊不由得望洋兴叹,暗道沪军之中果然有高人,如此安排主力约战,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都将暴露太平军主力已经撤离的事实。

    面对这种情况,韦炕能坚守大营,防范沪军进攻。

    城头上,吴庸和林耀对视一眼,果然这样一试就试出了真假。

    林耀急忙叫来亲兵,吩咐道:“速速飞鸽传书给大人,告诉他石达开已经撤军了!”

    亲兵离去,林耀又转向吴庸,问道:“若不是先生看出了问题,林耀险些误了大事!”

    吴庸笑道:“石达开多谋,我一开始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并无把握!”

    林耀说道:“不管如何,石达开撤军,大人的计划终于成功了s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吴庸回答道:“接下来我们还是以坚守丹徒为主要任务,石达开虽然撤军了,可兵不代表他不会杀回马枪,丹徒乃我江东之门户,不容有失,心无大错!”

    林耀不甘心道:“可我们不是有一万新兵吗?随后掩杀说不定还能配合一下大人的伏击战,毕竟大人手中只有两万兵马,太平军则是数倍于大人。”

    吴庸曳,道:“半路伏击石达开,大人一开始就没想全歼对方,只是重创他们即可!若林将军想要立功,也不是不可以,只需等到东海舰队抵达,水陆并进,吃掉石达开留下的这支兵马,估计也有上万人。”

    林耀眼前一亮,顿时高兴起来。

    石达开暗中回援天京,精心策划,表面上由陈玉成率领民夫伪装的士兵走大路,用来吸引沪军注意力,暗中却派李秀成率领两万骑兵抄小路奔袭雨花台。

    与此同时,李卫国在雨花台布置少量疑兵,吸引太平军注意力,暗中派张小六和陈静南率领沪军主涟往伏击石达开。

    不论是石达开,还是李卫国,这二人都在千方百计的算计着对方,结果一场出乎二人意料的战斗就这打响了。

    雨花台,李卫国接到了飞鸽传书,知道石达开已经撤军,算算时间,应该在明日通过鲤鱼山。

    “小六子他们应该已经在鲤鱼山埋伏了!”

    “哼,石达开,纵然你是盖世名将又如何,还不是栽到我李卫国的手里了!”

    李卫国自言自语的说道,一想到近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