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74章 大战前的扫谍行动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虏伯大炮却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前十五发炮弹的精度非常高,之后炮膛内的膛线就会被严重磨损,精度就会严重下降,发射二十五发炮弹之后,基本上就不再是线膛炮了,因为膛线被磨平,变成滑膛炮了。

    关于膛线的磨损,越是大口径重型火炮越是寿命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炮膛内镀上一层保护膜,镀锌镀铜镀铬等等。

    关于镀什么材料,李卫国就不太懂了,他只能要求火炮专家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各自材料,然后一一进行试验,选出最佳的材料。李卫国所能够提供的帮助,就是他知道一些耐磨损材料的名字,比如铬、钼等。

    当然,炮膛内不一定非得镀上坚硬的图层,有时候根据需要还有为了防止炮管腐蚀。还要镀一些耐腐蚀材料。

    这些就需那些火炮专家们自己摸索了,反正李卫国已经给他们指明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只要他们用心,凭他们的知识和智慧。相信很快就能解决。

    李翔陪同李卫国分别去了东西两座炮台一趟,两门200毫米克虏伯大炮分别安装在吴淞口的东西两座炮台上,经过李卫国的提醒,两门巨炮的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平时掩藏在防炮洞中。战时通过铁轨进入炮台阵地,而且炮座是可以360度旋转的,火力射程不但覆盖黄浦江和长江,还将整个吴淞口要塞其他炮台都覆盖,即便敌人攻占了临近炮台,主炮台也可以对其进行炮火打击,消灭占据炮台的敌人。

    “炮兵进入阵地,准备射击!”

    “预备”

    炮长正要下达开火命令,李卫国突然制止道:“停!不用开炮了b大炮的寿命有限,一共只有十五发。打一发就少一发,少击沉一艘敌舰!”

    李翔赞同道:“大人所言极是,正常寿命只有十五发,这炮真是太金贵了,就是不知道打起仗来效果怎么样?要是一炮干沉一艘敌方战列舰,那就赚大发了。”

    李卫国点点头,道:“没错,一门200毫米克虏伯大炮十五万两银子,一艘英国人的蒸汽战列舰要几百万两银子。”

    李翔说道:“我相信这些要塞炮兵们,他们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炮手。一定会如大人的意愿,多干沉几艘英国人的战列舰。”

    李卫国想了想,问道:“你们平时训练强度如何,炮击命中率能达到多少?”

    李翔想了想。回答道:“奉大人令,最近一年内我们要塞内不论是炮兵还是步兵都在拼命训练。炮兵的命中率大约在40%左右,主要是我们的火炮大部分都是滑膛炮,精度太差,有的甚至达不到20%命中率,不过我们的炮兵在使用剩下的线膛炮射击时。命中率高达75%。”

    滑膛炮的命中率低,这在李卫国的预料当中,他并不惊讶,也不责怪李翔。

    “平均五发命中两发,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李翔赶紧道:“这也多亏了大人您的指点,您让我们的炮兵将整个吴淞口要塞周围的地形绘制成精确的沙盘,在沙盘上用等间距的坐标系标注,划分出一个个小分区。平时炮兵们训练开炮时,会记录下炮弹弹着点所落在那个小分区,以及火炮射角、所需发射药,发射了多重的炮弹等等参数,这样下次再向这个小分区开炮时,炮手直接根据先前的记录来装填发射药和炮弹,命中率自然八*九不离十了。”

    “很好!”李卫国满意的点点头,这是他根据现代火炮打击理论想出来的方法,写在了炮兵操典之中的要塞防御篇内。

    在没有卫星精确定位的时代里,这种战术也只能是要塞防御才用得上。

    接下来李卫国在李翔的陪同下,陆续巡视了要塞的其他地方,整体上非常满意。

    “大人,再往前就是雷区了!”

    李翔拦住了李卫国,二人站在一处高地,斜坡下是一片树林,不过胳膊粗或高于半米的树木全部被砍伐了,视界开阔,中间是一道道铁丝网,防止敌军突袭。

    不过铁丝网都是明面上的,石头下、草丛中到处都被布置了地雷,若有敌军偷袭,定然死伤惨重。

    “这一片区域是要塞西炮台的侧后方,位置极为重要,所以地雷的布置密度非常大,几乎两三步之内就有一颗雷。”

    李卫国点点头,仔细听着,就在这时远处雷区内突然一声爆炸,一颗地雷被触发了。

    “怎么回事?”

    李翔冲着哨塔上的哨兵喊道。

    很快哨兵回答道:“有人偷偷进入了雷区!好像被炸死了!”

    “派人过去看看,小心一点,别踩了雷!”

    “是!”

    李卫国顿时皱眉,问道:“怎么回事,周围都是军事禁区,这人是怎么进去的?”

    李翔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人定然又是洋人派来的细作,专门来刺探要塞地形和军事部署的,最近几个月越来越频繁了,我们光抓到的活口就已经有五六个了!被我们打死的至少有二十多个!”

    李卫国顿时怒道:“这些该死的间谍,若是被他们掌握了要塞情报,对我们就太不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