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94章 灭英法联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头,对于山寨的白金汉宫和凡尔赛宫没啥兴趣,里面陈列的也只是一些西洋家具、钟表什么的,这些东西跟其他地方的金银珠宝相比显然不值钱了。不过,即便李卫国看不上,也还是让人将里面席卷一空,打包装箱运走。

    “媳妇,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只管拿,算我送你的礼物。”

    “抢来的别人的东西我不要”

    李卫国顿时尴尬。说道:“好吧,回去我给你亲手打造一件首饰送给如何”

    苏三娘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李卫国苦笑。他的三个老婆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有个性,既然苏三娘不要,李卫国只好让人全部装箱运走了。

    接下来时间,李卫国便直接住在圆明园,享受着皇帝般的待遇。苏三娘陪侍左右,跟李卫国过着两人世界,十分逍遥快活。

    七天时间很快过去。整个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内的好东西全部被装箱打包运走,由沪军第四镇押送。从运河直接南下,送往上海豫园。

    另一边,僧格林沁最终得知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强闯洗劫,也是气得义愤填膺。立刻调集军队同英法联军决战。

    八里桥,僧格林沁提前准备好了的战场,三十万清军在此集结,准备同英法联军决战。

    英法联军再斯科特和布朗司二人的指挥下,向八里桥推进,他们的侦察兵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得知清军在八里桥意图决战。

    斯科特和布朗司二人查看了一下地形,见是开阔地,一马平川。顿时笑了,这正适合他们的火枪队列阵,炮兵使用的加农炮都是直射炮火。开阔地无疑能最大发挥出加农炮的威力。

    可这一切僧格林沁却不懂,马背上的将军在现代战争面前已经严重落伍和过时了。

    十八日这天,阴云笼罩,一片萧杀。

    英法联军三万人向八里桥一带推进,发现清军主力在前方八里桥列阵时,也迅速也开始排兵布阵。

    尽管经过淞沪会战后。英法联军在沪军面前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但那只能说沪军太强了。装备太先进了,战术太先进了。

    但眼前僧格林沁的清军却不是沪军,既没有沪军的先进装备和战术,又没有沪军的强悍战斗力,所以英法联军一路从大沽口杀到北京,根本不把清军放在眼里。

    对于英法联军而言,他们经历了拿破仑战争锤炼,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考验,战斗经验丰富,这一次,斯科特和布朗司二人依然采用了新式的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火枪时代最先进的战术。

    而对面的清军八旗军,尽管有三十万大军,声势浩大,可惜大部分使用的还都是冷兵器,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不足三万人,其他皆使用大刀长矛。

    双方相遇后,僧格林沁立刻下令步军冲锋。

    而英法联军则列阵迎敌,三排战列线步兵有条不紊的开火,令清军根本无法接近,一波一波的被射杀。

    战场中央顷刻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从早上到傍晚,僧格林沁的清军死伤过半,他认为已经消耗英法联军足够的弹药了,于是下令骑兵冲锋。

    不得不说,这是最后的蒙古八旗,比清军八旗的战斗力高一些,可惜在英法联军的枪炮面前,骑兵简直就是活靶子,目标更大,更容易被枪弹击中。

    还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冲锋,像添油战术,留下一片片尸体,战马嘶鸣,找不到它的主人。

    要知道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几乎都是压倒性的胜利。

    同样,八里桥之战,三十万清军最终伤亡过半,而三万英法联军只有不足三百人阵亡。

    僧格林沁眼看着败局已定,只能下令撤退,结果英法联军发起了反冲锋,令八旗军魂飞魄散,顷刻间兵败如山倒。

    清军八旗一路溃逃,向北京、承德两个方向撤退。

    斯科特和布朗司眼看着三十万清军大溃败,顿时信心百倍,下令英法联军穷追猛打,准备顺势一举攻陷北京。

    八里桥的战事一直处于沪军的全面监控之下,此时沪军第一镇和第五镇已经秘密迂回至英法联军侧后。

    英法联军自然不是傻子,他们得知李卫国率军北上的消息后,立即派出大量人手一路跟谁沪军,将他们的位置随时报告给斯科特和布朗司知道。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沪军最大的优势并不只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沪军的单兵作战素质也是他们所望尘莫及的,其中重点就是沪军官兵们的武装越野能力。

    李卫国从建立沪军那天开始,就注重士兵的武装越野能力。九年下来,沪军的野外武装行军能力相当强悍,当斯科特以为沪军还在保定附近时,他们实际上已经秘密抵达了廊坊。

    当英法联军跟僧格林沁在八里桥决战时,沪军第一镇已经秘密潜行至燕郊镇,沪军第五镇也到达了梨园镇,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对英法联军实施夹击战术。

    当僧格林沁的三十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