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03章 第一艘铁甲舰海试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五百万人民币,基本上只能在大清国内购买各种物资,因为欧洲暂时还不接受人民币,李卫国跟英法等国的相关谈判还在进行当中。不过《北京和约》规定中国沿海、沿江全面对外开放,欧洲的货物都可以国内买到,所以俄国人完全可以用人民币买到他们所需的商品。

    抛开俄国,英法两国跟大清签署了《北京和约》之后,大清沿海、沿江各地口岸均对外开放,使得英法两国的商品可以低关税进入大清国内,这令英法两国商人非常高兴,使得原本第二次雅片战争给英法两国造成的创伤迅速愈合,大规模的商业往来,使得中英、中法两国间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

    尽管英法两国依然视大清为敌人,但至少在短时间内英法两国不会再跟大清开战了,他们忌惮李卫国的军事实力。在没有完全吃透沪军的那些新式武器装备之前,他们都不会再跟李卫国开战。

    同时英法两国的精力都放在美国内战上面,所以在美国内战结束前,英法对华态度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李卫国需要这个短暂的蜜月期。欧洲还有大量的先进技术需要学习和引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英法两国的大型战舰用的蒸汽机锅炉系统和传动装置。在铁甲舰降临的时代里,这两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江南造船厂虽然也仿制出大型战舰用的蒸汽机和传动装置,但热效率很低、功率不足。

    李卫国一方面向欧洲的英法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学习欧洲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对其进行大规模引进,迅速提升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缩短跟西方的差距。

    只是英法两国政府因为雅片战争战败一事很恼火,对华技术转让和出口不可避免的设卡刁难,所以对于一些国之利器方面的先进技术交易,李卫国只能用同等技术去跟英法两国交换。

    比如大型战舰用的蒸汽机系统和传动装置,就是李卫国用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等技术转让换回来的。

    李卫国正在大规模发展海军工业,第二次雅片战争期间有怀特指挥的几艘英国大型蒸汽战列舰搁浅在长江内,后来被沪军打捞出水。被送回江南造船厂进行拆解和仿制。

    一年后的今天,当李卫国的官船抵达上海时,正赶上徐寿和华蘅芳测试新研制的铁甲舰下水试航。

    李卫国下船后亲自登上这艘铁甲舰参观,向徐寿和华蘅芳询问各种细节。

    这艘铁甲舰虽然由徐寿和华蘅芳主持建造,但设计师却另有其人,是瑞典船舶设计师约翰-埃里克森一手设计。

    埃里克森是中华神盾局从欧洲高薪聘请回来的第四批专家中的一员,一开始李卫国对他并没有印象,直到徐寿和华蘅芳二人将这艘铁甲舰的整体情况告诉给他后,他才想起埃里克森是何方神圣。

    历史上美国北军建造的莫尼特号铁甲舰,便是出自埃里克森之手。只不过如今历史发了变化。正当埃里克森不满瑞典皇家海军的待遇准备去美国碰碰运气时,中华神盾局的特工们找上了他,高薪聘请他来到江南造船厂,协助徐寿和华蘅芳开战铁甲舰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经过九个月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近代意义上的铁甲舰诞生了。它的干舷极低,整个舰体的主体部分完全在水线以下,舰身在水面上只露出1米,这种船体结构只适合近海浅水,因为到了深海,如此低的干舷很容易被巨浪打翻。

    不过这也巧合了。李卫国当初把徐寿和华蘅芳叫道跟前吩咐他们研制铁甲舰时,就曾经叮嘱过他们,东海舰队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从风帆战舰向铁甲战舰过度,全舰队在未来五年内的首要目标是实现铁甲舰的更新换代。

    李卫国很明确的做出规定,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东海舰队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同英国海军争夺中国周边近海海域制海权,即一旦中英再次爆发战争,东海舰队要确保近海绝对制海权,至于夺取亚洲的制海权,那将是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预定目标了。

    既然未来五年内东海舰队的目标是夺取中国近海制海权,那么对于铁甲舰的要求自然就是近海防御为主了,而埃里克森参观过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法国铁甲舰,受到了法国海军浅水炮台铁甲舰的启发,于是当徐寿和华蘅芳跟他提出近海防御任务要求时,埃里克森毫不犹豫的就设计出了这款浅水炮台铁甲舰。

    由于近代海军舰炮火力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加农炮,海战时的弹道以直线攻击为主,于是为了保护舰体不被敌方炮火轻易击中,降低船舷可以减少被击中的概率,将船的主体沉入水线以下,则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被击中的概率。

    因此,这一系列主观和可观的原因,造就了这艘看起来有些奇葩浅水炮台铁甲舰。

    对于李卫国而言,实用就好。

    无疑,眼前的这款浅水炮台铁甲舰就很实用。除了干舷太低,不适合深海航行之外,其他各方面都令人满意。

    首先作为铁甲舰自然就是装甲了,强大的装甲才是硬道理,这艘铁甲舰被徐寿安装了20层10毫米厚的钢板,可抵御标准12英寸英制前膛舰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