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12 章 巨大收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另有苏三娘亲自出面招降的数万太平军,其中大部分都是太平军女营,因为苏三娘曾经是女营的军帅,有不少老部下选择归顺,其他的太平军都是分散在江西各地,随着太平天国和洪秀全的灭亡,他们最终都投降了。

    太平军之所以大部分都投降了吴军,这当中有很多先决条件,首先就是吴军跟太平军的血战次数最少,除了太平军第一次东征作战,双方几乎再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会战,使得太平军对吴军的仇恨值最少。

    其次是太平军的高级将领苏三娘成了李卫国的夫人,这对太平天国的女军而言是她们选择投降李卫国的主要原因,因为太平军中的女军数量庞大,尤其到了后期,太平军兵源枯竭,女人也得上战场杀敌,规模高达十几万。而女人上战场。只有死路一条,她们很清楚自己不能受伤更不能被俘,否则下场会很惨,生不如死。

    这样一来。对于太平军的女兵来说,她们的选择面就很窄了,她们不会投降湘军和淮军,尽管淮军后期不杀俘虏了,但女兵却要沦为军妓。任人糟蹋。而吴军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一不杀俘虏,二不欺男霸女,吴军从成立那天起,这条军规一直执行着,太平军女兵投降吴军,不用担心受辱。而太平军曾经的女军帅苏三娘如今是李卫国的夫人,更加不会允许吴军有欺辱太平军女兵的事情发生,因此但凡投降的太平军女兵,全部都是向吴军投降,湘军和淮军没有得到一个女俘虏。

    对于太平军男兵来说。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最关键的还要数石达开的投降。石达开率十万太平军精锐投降了李卫国,并得到了李卫国的善待,这才是最终令更多的太平军投降吴军的原因,因为他们不相信官府的花言巧语,却会做比较,李卫国都能接受曾经率军入侵上海的石达开投降,更何况底层的这些太平军将领们了,更加没问题了。

    六十万太平军投降,让刚刚返回上海的李卫国痛苦并快乐着。

    痛苦的是。这六十万多人都有很强的战斗力,却是不能放,太平天国初定,这些太平军虽然暂时投降了。可难保他们被释放后不会再次反叛,各地还有不少太平军死忠分子,难保他们不会被勾搭引诱,这对今后李卫国的统治将造成威胁。

    可问题来了,六十万多人,就是六十多万张嘴。每天光粮秣和药品消耗就是天文数字,尽管李卫国不差钱,但越有钱的人越抠门,平白养活着这些太平军肯定不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不过李卫国很快又快乐起来,因为他找到了解决办法。

    随着太平天国覆灭,国内的主要矛盾也从之前的整个大清帝国同太平天国只见的敌对矛盾转移为清政府同汉族地主武装之间的矛盾,以及汉族地主武装同汉族地主武装之间的矛盾。

    太平天国被灭了,清政府没有一丝高兴,反而更加恐惧,因为汉族地主武装崛起了,李卫国的吴军、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这三个汉族地主武装势力强势崛起,仿佛一瞬间令大清帝国回到了当年康熙和三藩王时代,同样都是主弱臣强,同样都是三藩王割据,同样都是三个汉族武装,同样都有一个藩王准备造反。

    太多的同样,令清政府不得不联想到康熙平定三藩王的政策上面。

    两宫皇太后选择了暂时退让,命令摄政王奕欣加紧从英法两国借款,打造新的满蒙八旗军队,准备应对将来可能爆发的内战。

    李鸿章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因李鸿章出生在宋地,于是被封为宋王,成为仅次于李卫国的异姓王,唯一的区别是李鸿章没有封地,而李卫国却有两江四省作为封地。

    至于曾国藩,狡猾的两宫皇太后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其保皇成功,于是为了拉拢曾国藩,朝廷最终也给曾国藩封了王,因曾国藩出生在楚地,于是封号楚王。

    两宫皇太后如此大方的连封两个一字并肩王,根本目的还是拉拢并牵制吴王李卫国,同时没有给曾国藩和李鸿章封地,又能看出对他们二人的不信任,只是暂时利用关系罢了。

    整体上,清政府的战略大方针已经确定,那就是先对付最强的敌人吴王李卫国,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楚王曾国藩和宋王李鸿章,本质上就是满汉之战,以及汉j狗腿子和大汉人民之战。

    基于这种国内大环境,李卫国只能大扩军,积极备战。

    所以,六十万太平军吃李卫国的喝李卫国的,就得给李卫国做事,立刻开始了大整编。

    六十万太平军,当中包括七万伤残无法再上战场的士兵,他们被遣散回家,但三年内不得离开家乡所在地,否则株连家族,防止他们参与对吴军不利的事情。

    剩下的五十三万太平军中,女兵被遣散了一步部分,她们是被强迫参军的,放她们回家嫁人,但大部分女兵如今都是无家可归,则由吴王府收留,将来指婚给吴军有功将士为妻,提振士气。

    换做旁人,肯定会全部裁撤女兵,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女兵是不被容忍的,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都不会也不可能出现女兵,甚至全世界各国目前都没有女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