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25章 意外惊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是李卫国在伦敦的一个外教办事处。但办事处的官员都知道李卫国求贤若渴,早在1860年时就提出了弱国近海防御利器是水镭和潜艇的伟大理念,因此工作人员对于潜艇的未来发展不做怀疑,本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原则,给了霍兰一笔路费,送他一家去了上海。

    就这样,霍兰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去了美国,而是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了中国,正赶上李卫国成立潜艇科研工作组,霍兰便加入了。

    李卫国得知霍兰被拐到了上海,当时可是相当的高兴。立刻召见了霍兰,并看了他的设计图纸。

    霍兰设计的潜艇,从第一艘开始就是现代潜艇的雏形了,历史上之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才制造出来,主要是因为欧美的大型蓄电池发展缓慢,无法给霍兰潜艇的电动机提供强大电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霍兰没有背景,穷人一枚,也没钱制造潜艇。

    但这一切在李卫国面前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他一来不差钱。可以给霍兰大笔研制经费,二来蓄电池这玩意在后世连效生都会制作,李卫国更是不在话下,大型蓄电池组对他而言同样不是什么难题。

    于是,李卫国找来巴尼特等化工专家,给他们讲解了铅酸蓄电池原理,让他们着手开始研制潜艇用大型铅酸蓄电池组。

    对于巴尼特等化工专家们来说,很多东西只要一个灵感提醒他们就会制造出来,而大型铅酸蓄电池组并不是难题。对他们而言开始不知道时难如登天,可是一经李卫国提醒和讲解,瞬间变成轩科问题了,于是霍兰的潜艇用大型铅酸蓄电池组很快便研制成功了。

    而霍兰也得以施展抱负。亲自主持建造他亲手设计的霍兰一号潜艇了。

    时隔三个月时间,当李卫国再次莅临潜艇工厂时,一艘80吨的斜艇已经完工了,霍兰正组织人手对其进行潜水实验。

    霍兰屁颠屁颠的跑到李卫国跟前。恭敬的说道:“我尊敬的王,您来的正是时候,请您看看我设计的潜艇。她已经具备作战能力了!”

    李卫国一听顿时变得兴奋起来,问道:“当真?你的这艘斜艇可以炸沉英国人的战舰吗?”

    霍兰有些哭笑,要知道他也是英国人,对于李卫国这么问有些不适应。

    不过霍兰不在意这些,他是个科学家,无国籍无国界,战争的事情跟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科研成果,谁在这方面帮他,他就为谁卖命,其他的事情绝不关心。

    “是这样的,我尊敬的王。”霍兰整理了一下思路,续道:“这艘潜艇可以携带两枚水镭,将水镭布设在敌舰经过的航道上,便可以将敌舰击沉。如果您要用这艘潜艇参加海战的话,恐怕就变成自杀式袭击了。”

    自杀式袭击?你还is呢!

    李卫国问道:“为何是自杀式袭击?”

    霍兰说道:“我测试了一下水镭的威力,目前潜艇的外壳在五米距离内都会被直接炸破,如果用潜艇去攻击敌舰的话,等于是同归于尽,因为潜艇根本来不及退到安全地方。”

    李卫国瞬间懂了,水镭不是鱼镭,需要靠人力去控制撞击战舰,显然是同归于尽的结果了。

    “这简单,将水镭改为鱼镭不就行啦!”

    “鱼镭?那是什么东西?”

    “你连鱼镭都不知道?”

    刚说完,李卫国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周围的所有科研人员,包括陪同他一起来的沈葆桢等人都是一头雾水,明显都不知道。

    难道鱼镭这东西都没有发明出来?冒死也没见过英法军舰上有鱼镭发射装置,恐怕还真是没有被发明出来。

    对于这个鱼镭,李卫国还真不太清楚,毕竟后世的他可不会天天跟鱼镭打交道,不知道也是可以原谅的。

    事实上,鱼镭还真没有研制出来,不过鱼镭的祖先却已经有人研制出来了,而且就在去年。

    1864年,奥匈帝国狐的鲁铎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鲁铎的发明未能被奥匈帝国狐采纳,没有投入使用。

    而历史上的1866,才有英国人怀特,在借鉴了鲁铎的发明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镭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镭的航行深度。当时鱼镭的航速仅10公里每斜,射程不到一公里,尚无控制鱼镭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镭”,并根据怀特的名字意译为 “白色”而命名为 “白头鱼镭”。

    如今既然真正的鱼镭还没有出现,那么李卫国就高兴了,因为他又可以当一把伟大的发明先驱了。

    “咳咳!”

    李卫国轻咳两声,迅速道:“这个鱼镭乃是本王发明和研制的一款新型海上攻击武器,跟水镭类似,是专门用来对付敌方战舰的。”

    他顿了顿,续道:“其实他的原理很简单!”

    说到这里,沈葆桢顿时会意,急忙命人拿来纸笔,心的纪录这李卫国说的每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