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统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们都看到了。”

    李卫国反问道:“他们什么想法?”

    吴庸回答道:“他们没说什么,只是表情都惊呆了,我军炮火凶猛,一轮炮击就摧毁了锦州城城墙,一个冲锋就破了锦州东门,半日时间平鄂州城,我军之强悍,已经让他们害怕了。臣来之前,听说他们已经派人回科尔沁盟送信去了,八成不会再跟关东清军暗中勾结了。”

    “很好!”李卫国点点头,这正是他要的效果。科尔沁盟跟满清朝廷关系最为紧密,尽管在北京时,他们的使节已经表态归附了,但科尔沁盟离着关东三是常近,保不准他们会暗中出手帮助。

    李卫国故意将科尔沁盟的人带在东征军中,就是要让他们看到神策军的强大之处,不敢再阳奉阴违去帮清军。

    就在李卫国率陆军攻克锦州的同一天,在大凌河以东的高平堡一带,宋云汉和吴钦率领的狐陆战队同依克唐阿的三万清军骑兵也爆发了激战。

    依克唐阿打算利用平原的地势,用骑兵进行突袭,可他忘记了僧格林沁是如何在第二次雅片战争中让英法联军打得惨败。面对武器更加先进,战斗力更强的神策军陆战队,竟然还采肉种老掉牙的战术,结果不言而明。

    当依克唐阿令清军骑兵发起冲锋时。神策军迅速结成扇形防御阵地,将大杀器加特林机关枪推了出来。

    哒哒哒哒哒!

    加特林机关枪火舌喷吐,瞬间倾泻出大量的子弹,在阵地前方交织成密集的火力网。

    清军八旗骑兵前仆后继的冲锋,被打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一片片倒下。

    似乎为了大清国最后的尊严而战,这些关外的八旗子弟远比关内的旗人勇猛的多,悍不畏死。

    但在绝对装备优势面前,依靠骑马射箭的八旗军尽管前仆后继,却始终无法突破神策军的火力封锁线。

    最终,两军阵前,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战马在主人身边悲鸣,闻到血腥味的乌鸦满天乱飞。哇哇的叫着,似乎在给满清吹响最后的丧钟。

    “这就要败了吗?难道天要亡我大清不成?”

    依克唐阿仰天悲叹,遥想两百年前的列祖列宗的辉煌,八旗不过万,过万则无敌,几万八旗军灭了两百万明军,三十万八旗子弟就可以统治一亿汉人,让他们在屠刀下苟延残喘,如今八旗子弟五百万,却再也无法统治两亿汉人。辉煌成为过去,今日战败,关东祖地也将丢掉。

    “我依克唐阿愧对祖先!唯有死战尔!”

    依克唐阿在这一刻仿佛变了个人似得,抽出祖传清刀。斜指苍天。

    “二郎们我杀!”

    “杀!”

    依克唐阿带着最后几百亲兵,再次发起骑兵冲锋。

    对面,宋云汉和吴钦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也是一叹。

    “想不到依克唐阿在关内以逃跑著名,到了关外却浑身长满了骨气!”

    这一刻,宋云汉和吴钦都对依克唐阿肃然起敬。

    哒哒哒哒哒

    加特林机关枪再次开火。依克唐阿等几百骑兵眨眼间被打成了蚂蜂窝,血肉横飞,最终全部阵亡。

    “传我命令q葬他们!”

    宋云汉大喝一声,令手下人将依克唐阿厚葬,三万清军的尸体也都进行掩埋,给予他们军人有的尊敬。

    依克唐阿和三万清军阵亡,盛京地区再无法组织起一支力量来抗衡神策军了。

    没有了依克唐阿坐镇的奉天,顿时人心惶惶,生活在这里的旗人担心神策军屠城,生活在这里的加入八旗籍贯的汉人们纷纷脱籍,改回自己的汉姓,期待神策军进城后会给他们一条生路。

    事实上,他们都担心过度了,李卫国在民族政策上还是很宽容了,他不会惯着少数民族毛病,却也不会刻意欺凌少数民族,会给他们跟汉族等同的待遇。

    当宋云汉和吴钦率军抵达奉天时,城门守军早就没影了,神策军直接进城,接管整个奉天,并发榜安民。

    得知神策军不会屠城的消息后,所以旗人都松口气,还以为李卫国的军队也跟洪秀全的太平军一样。同时心中也在愧疚,当年他们入关时可是制造了无数个大屠杀惨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血债累累。如今汉人重新夺回天下,却没有对旗人大开杀戒,这种恩典,值得感激和尊敬。

    狐陆战队抢先攻占奉天的消息迅速上报给李卫国知晓,对于消灭依克唐阿主力,拿下奉天,宋云汉和吴钦都得到了李卫国的嘉奖令。

    随着奉天陷落,周边各地见神策军没有屠城的意思,也都纷纷归降,李卫国派人传檄而定。

    接下来就是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了,此时吉林将军索拜手下还有约一万五千余人的兵力,黑龙江将军都尔因镇守中俄边界,兵力较多,五万之众,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有五千人是火器营,配备比较先进的火器,还有黑龙江江防水师。

    吉林将军索拜已经七十多了,并无大志,可以派人劝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至于黑龙江将军都尔,或许是因为长期跟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