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领主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5章 不良少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冲将军。

    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在地方上为非作歹,也就是所谓的地痞,组成渠师水贼团)抢夺船只,因为他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甘宁出身于富户,甘氏是临江五个大姓之一,在地方上颇有势力,因此他胡作非为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十八岁时甚至做过蜀郡丞,但很快弃官归家,继续带着一群不良少年混日子。

    夺取船货直到二十多岁才停止,甘宁开始读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

    甘宁先后仕于刘表和黄祖,都不被重用,直到得苏飞之助,进入江东。这是甘宁一生的转折点,他被周瑜和吕蒙引荐给孙权,深得孙权赏识,开始建功立业。随周瑜攻曹仁饶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

    陈寿在三国志中,夸赞甘宁为“江表之虎臣”。

    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张辽威震逍遥津,江东畏惧,据说那之后提张辽之名,可止轩夜啼,足见张辽给江东留下的记忆多么惨重。孙全甘宁和张辽相提并论,认为甘宁能够抵敌张辽,不难看出甘宁在东吴诸将中的超卓地位。

    演义中,甘宁单挑12长11场,武廉强令人惊叹。

    此时的甘宁,带着一帮混混江中打劫船只,锦帆贼算是颇有声名。

    鱼不智听说甘宁来访,破天荒地搞出这么大阵仗,是为了投其所好。

    熟悉三国的鱼不智,知道甘宁的脾性。

    甘宁是个很好面子,注重排场的人,他出身富户,家资颇丰,哪怕组水贼团也喜欢排场〗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割断抛弃,以显示富有奢侈

    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对排场的执着,甚至会影响到甘宁对人的态度。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仑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

    直白地讲,现在甘宁就是一个好面子的问题少年。

    虽然不知道甘宁求见所为何事,鱼不智还是果断决定满足他的虚荣心。

    对这厮招待不周,搞不好从此莫名其妙多一个敌人,逐鹿领没有水师,就算锦帆贼未必有实力攻打据点,在汉水骚扰渔民,鱼不智真拿他没办法。可是,以这厮的尿性,如果让他觉得倍有面子,甘宁万万不好意思找逐鹿领麻烦,说不定还能交个朋友,有事没事赴个汤蹈个火什么的。

    鱼不智先前那番话,既表明自己自重身份,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肯见;又不动声色地夸赞甘宁是真豪杰,值得他带着领地军师和副城主出城相迎;同时,还委婉地解释了自己出来这么晚的原因。

    高规格接待是鱼不智的意思,徐庶和易风只是被拉来站台。

    出来的晚,不是怠慢,而是因为要调集部队迎接你这豪杰!

    “没什么经验”,意思是以前还没有人享受过这待遇,你娃是第一人!

    如果甘宁听得懂鱼不智话里的意思,漫说等十几分钟,就算让他在城外等上一天一夜,估计这少年都会感动得虎目含泪,不敢有什么意见

    果不其然,甘宁听完这番话后,心情愉悦,感动至极。

    “大人言重了,甘宁一介莽夫,得大人如此抬爱,着实惭愧。”

    “甘宁与大人同郡,早在大人率部阻击鼠潮的事迹传出时,甘宁便深感钦佩,后来大人屡破黄巾,造福乡里,甘宁有心结交,却因为组了渠师,行事多遭人非议,深恐为大人带来麻烦,故而始终没有前来。直到今日,想送上一份瘪,才冒昧登门拜访。”

    甘宁说起逐鹿领光辉事迹时,没有提及清剿垫江山寨』过,考虑到问题少年水贼头子的特殊身份,不提正常,提了才奇怪。

    “送礼?”

    鱼不智心中有些期待。

    甘宁出手阔绰,建设领地需要很多挟钱,莫非

    但甘宁让鱼不智失望了,所谓瘪,是一个消息。

    “在下听说,前番南方蛮子攻打逐鹿领时,有一伙水贼试图趁火打劫,偷偷从汉水熘上岸,欲对大人领地不利,好在逐鹿领兵骁将勇,没有让他们得逞。渠师各有地段,虽说坏规矩的是那独眼龙,但他从我地盘上借道,又是从汉水上岸,甘宁岂能轻饶了他?”

    “探实消息后,在下即率兄弟们去找独眼龙讨说法,那厮敢做不敢当,又欺我带的人少,出言不逊。甘宁已杀了独眼龙,其老巢付之一炬,其部属要么被杀,要么被我收绑,宕渠水再无独眼龙这股势力。”

    “此事因袭击大人领地而起,特来向大人知会一声。”

    鱼不智泪流满面。

    甘宁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义逼天,其实说白了,不习惯锦衣夜行吧?

    带着较少的水贼,端掉另一伙水贼的老巢,何等的快意,何等的威武,以甘宁现在的心性,不想办法显摆一下,得到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