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领主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废少帝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董卓对袁绍说:“天下的君主,用由贤明的人来担任】当想起灵帝,就使人愤恨。‘董侯’刘协,因董太后抚养得名)看似不错,现在我打算改立他为皇帝,不知他是否能胜过‘史侯’指少帝,刘辩出生后被送到道人史子眇家抚养,故被称为‘史侯’)?有的人新聪明,大事糊涂,谁知道他又会怎样?如果他也不行,刘氏就不值得再留种了!”

    袁绍说:“汉朝统治天下约四百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没有过失传布天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

    董卓恼怒,手按剑柄呵叱袁绍说:“杏,你胆敢这样放肆下大事,难道不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袁绍也勃然大怒,说:“天下的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

    袁绍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作了一个揖,径直而出。董卓因新到洛阳,见袁绍是累代高官的大家,所以没敢害他。袁绍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悬挂在上东门,离开洛阳逃奔冀州。

    司隶校尉出奔,洛阳再无人可抗董卓!

    董卓召集文武百官,自比伊尹、霍光,蛮横宣布要立陈留王为帝,谁敢反对都以军法从事。在座的人无不震骇。只有尚书卢植说:“从前太甲继位后昏庸不明,昌邑王有千余条罪状,所以有废立之事生。现在的皇帝年龄尚幼,行为没有过失,不能与前例相比。”

    董卓大怒,要杀卢植。

    蔡邕和议郎彭伯为他求情,说:“卢尚书是全国有名的大儒,受人尊敬,如果现在杀了他,会让全国都震惊失望。”

    董卓这才作罢,没有杀卢植,只是免去他的官职。

    董卓派人把废立皇帝的计划送到太傅袁隗看,袁隗回报同意。

    九月初一,董卓在承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废少帝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袁隗把少帝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

    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都心中悲伤,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董卓又提出:“何太后曾逼迫董太后,使他忧虑而死,违背儿媳应孝敬婆母的礼制。”把何太后迁到永安宫。

    新帝登基,改年号“昭宁”为“永汉”,再次大赦天下。

    九月初三,董卓命人毒杀何太后。公卿及以下官员不准穿丧服,丧礼上只穿白衣而已。董卓又把何苗的棺木挖出来,将尸体肢解砍为末段,扔于道边。还杀死何苗的母亲,把尸体扔在枳苑中。

    种种暴行,令人指。

    九月十二,董卓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并加赐代表皇帝权力的符节,以及作为仪仗的斧钺和虎贲卫士,进封为郿侯。

    董卓知道不能仅靠强权压制百官。

    董卓联合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起为党人平反,恢复他们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他在幕僚们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又选拔大量名士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绝的是,他还不计前嫌,对因为厌恶自己而弃官出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至此,董卓已权倾朝野。

    少帝被废,董卓专权,这便是洛阳近期生的大事。

    游戏中已是九月下旬,按照历史轨迹,曹操十二月起兵并号召关东诸侯共起讨伐董卓,离次年一月正式起兵,还有三个多月时间。游戏与现实时间为8:1,换算成现实,只剩下十多天时间。

    玩家们知道,真正的乱世即将到来。

    号角即将吹响。

    为了能在讨伐董卓战役中有更好表现,玩家势力纷纷开始最后的准备。

    鱼不智也不例外。

    逐鹿领主据,共有三支部队:白毦兵、无当飞军和磐石营。

    其中,白毦和无当飞军都是小部队,唯独磐石营编制达到三千五百人。二级城市兵力上限是一万,主据实际兵力不到最大兵力一半,但逐鹿领还有附属佣兵白虎义从,以及賨人部落,这样的兵力,守护领地基本能胜任,可如果出兵参加历史战役,兵力明显有点捉襟见肘。

    鱼不智没理由放弃争夺战役功勋,按理说用考虑扩充磐石营。

    可逐鹿领没有这样做。

    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没钱!

    很早之前,逐鹿领就有扩充磐石营的计划,以便领地在外敌窥视和历史战役间找到平衡,既能应对隐伏在暗串敌可能的袭击,又能在历史战役活动中保持足够竞争力。徐庶数月前就明确向鱼不智提出,至少要将磐石营扩充至六千人,也就是增兵两千五,逐鹿军才初步具备双线作战能力。

    计划之所以搁浅,完全是因为后来生的变化。

    变化来自于飞鱼领。

    在逐鹿领的整体战略里,特别领地飞鱼领的角色,用是潜伏的暗子,在渤海之畔默默展。凭借飞鱼领特殊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不需要保持多少兵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