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领主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0章 中牟之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事,顾不上理会在下这点小事,倒也不足为奇……”

    在朱儁面前毫不掩饰对袁绍的不满与愤怒,按理说不太合适,但鱼不智是有意为之。朱儁知道他和袁绍有交情,需要兵力分布图,不找袁绍反而跑来找朱儁明显不合情理,这个问题是他不能回避的。朱儁在朝中多年,虚言诳语多半被一眼看穿,还不如坦诚相告,以示真诚。

    即使承认碰了钉子,也大可不必表现出愤懑情绪。

    鱼不智偏偏这样做了。

    与众多历史人物接触,让他逐渐学晓如何因势利导。

    他分析过朱儁的处境和性情,判断朱儁应该对袁绍有看法!

    朱儁是汉室名将,一心讨伐董卓挽救江山社稷,号召关东诸侯共襄义举,但诸侯们大多无动于衷,反而内讧不断。

    细细想来,身为关东诸侯盟主的袁绍有很大责任。

    先说向中牟派兵调粮,袁绍以前在渤海钱粮不济也就罢了,当上冀州牧后钱粮充足,同样没有表示,至少说明袁绍对匡扶汉室大业并不热衷;其次是诸侯内斗抢地盘,袁绍公然谋夺了韩馥的冀州,自行任命地方诸侯,又与公孙瓒开战,就数这厮抢得最凶;第三,攻打董卓,抢地盘之后不但不打董卓,反而四处兴风作浪,唯一愿与董卓军交战的诸侯孙坚退兵自守,还不是因为袁绍派人袭击孙坚老巢?

    朱儁心向汉室,理应对袁绍的作为感到不满。

    既然如此,鱼不智也就不必在朱儁面前藏着掖着了,找共鸣比较重要。

    鱼不智猜得没错。

    朱儁对袁绍的怨念之深,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察觉到鱼不智对袁绍的怨念后,朱儁虽然没有说什么,对他的态度却亲近了许多。吩咐一名官吏去拿县城兵力布防图,朱儁没有就此结束会见,又叫人煮上一壶清茶,邀鱼不智共饮。

    鱼不智后来才咂摸出一些味道来,这中间还涉及到二袁的斗争。

    目前关东已形成两大集团,首领分别是袁绍和袁术,袁绍的主要盟友是曹操和刘表,袁术的主要盟友是陶谦和公孙瓒,另外两边各自竞相任命州郡官吏。两大阵营针尖对麦芒,明争暗斗日趋激烈。

    朱儁虽然忠于汉室,但他现在不在中枢,缺兵少粮,连小诸侯都不算,非常需要关东诸侯的各项援助。大环境如此,即使是朱儁这样的大汉名将,也面临着在二袁之间挑边站队的问题。

    以朱儁的身份地位,略微表现出一点倾向就够了。

    没有人逼着他旗帜鲜明的站队。

    即使朱儁想加某方,对方也未必愿意接受,因为朱儁朝野间声望太高,袁绍或袁术都是后辈,出身好一点,其他方面被完爆。除非朱儁公然投效,谁都不敢接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名将回去。朱儁没有实现自我升华的野心,也无意跟二袁抢地位,但朱儁错就错在不识时务,梦想着恢复汉天子地位,与尝到割据甜头的诸侯格格不入,不可能混到一起。

    在朱儁看来,不顾大义只知内斗的关东诸侯几乎都堕落了。

    朱儁在朝堂混了几十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他没有在二袁间明确站队。

    朱儁既不拒绝与袁绍阵营合作,又努力经营与袁术阵营的关系。这是聪明的决定,不明确站队,才有两边捞好处的机会。

    虽然没有明确站队,但不代表他没有倾向,朱儁比较倾向于袁术阵营。

    为什么会倾向于袁术?

    1、朱儁在中牟向各路诸侯要兵,最仗义的是陶谦,陶谦属于袁术阵营。

    2、此前唯一真正对董卓作战的关东诸侯孙坚,也属于袁术阵营。

    袁术阵营有派精兵、有派大将对董卓作战,袁绍通通都没有,狗屁贡献没有。没有贡献也就罢了,居然趁孙坚打董卓的时候派人偷袭豫州,搞得孙坚不得不回师自救,再也不敢轻易出击。前线堪堪剩下中牟这支孤军,朱儁压力陡增,很想对袁绍说一句MMP,没有机会说出口。

    鱼不智曾经替袁绍送信,自带“袁绍阵营”标签,属于坏蛋同党之列,但鱼不智曾经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忠直之士”,朱儁又惦记着从袁绍处要援助的事情,于是耐着性子接见鱼不智。

    这一谈才知道,鱼不智并非代表袁绍而来,要援助的事肯定没指望了。

    鱼不智也对袁绍不满,给了朱儁些许安慰。

    ——不愧是“忠直之士”,跟袁绍决裂是迟早的事情!

    ——老夫也是这样啊~

    这就是朱儁破天荒地请鱼不智饮茶的原因。

    另一方面,一直在中牟苦撑的朱儁已经身心俱疲,他是军队的主心骨,世人心目中刚毅无畏的铁汉,满腹的委屈和辛酸无处倾诉。鱼不智是玩家,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没有利益纠葛,又被朱儁打上了“忠直之士”标签,朱儁很愿意跟他聊一聊,稍稍舒解心头苦闷。

    鱼不智最初对朱儁邀他茶饮不明所以,但他经常跟历史人物打交道,很快揣摩出一些端倪。

    想找个倾听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