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节 登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始向陆地深处走去,但那该死的明军舰队还是不肯出现。

    ……

    一早东岸的明军就望见了蔽海而来的清军舰队,当清军士兵开始登陆的时候,明军依旧隐藏在防线上不动,看着全身披挂的清军士兵拿着武器,从小船上走下来后,明军也没有对滩涂上的敌兵发起逆袭。这些清兵穿着沉重的盔甲,一步步从海岸边走向厦门腹地,但他们离开海岸里许后,一道栅栏组成的简易防御工事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冲着这些防御工事吆喝了几声后,领队的清军军官一声大吼,带头快步向栅栏冲了过去。一直等这些清军冲到距离栅栏二十步的时候,始终伏在背后的明军才站起身来,第一批出现在防御工事后的是手持弓箭明军,还有少量的火铳兵,他们仔细地瞄准着扑来的敌兵,向他们she出了一排火力。

    郑军装备的火铳并不算很多,他们主要的远程武器依旧是弓箭,单论火器比例,甚至可能比弘光时期的江北军还要低。不过郑军的火器中并没有三眼、快枪等装备,全部都是鸟铳、或是从ri本购买的ri式铁炮。这些火器的she速远远低于三眼快枪,装填也要麻烦的多,不过更受重视破甲效果的郑成功的青睐。但由于训练麻烦,产量很低,所以郑军火器兵的比例也较低,哪怕是郑成功最倚重的铁人军,装备的也都是弓箭而不是火铳。

    这次由于是乘船前来,所以清军都是披甲兵,弓箭只是干扰了一下清军的队形,而火铳则杀伤了一些冲在最前的敌兵。

    she击完毕之后,火铳兵就退后装填,转由长枪兵上前。清军在这一轮中受到的损失也并不大,抱着对明军的轻视,他们毫不迟疑地冲到栅栏前,就开始尝试翻越栅栏,而明军长枪兵躲在后面,毫不犹豫地用枪去捅对面的敌人。带队的明军老兵并没有试图隔着栅栏就把敌人捅死,而是向攀爬的敌人腿部扎下,多半还以他们的小腿为目标,因为这里的防御更薄弱。

    在老兵的身边还有一些郑军新的披甲兵,初次上阵的士兵有些紧张,虽然战前就有过交代,但他们见到敌人时还是本能地去捅对方的胸腹部,但老兵一边带头扎敌人的小腿,一边大声吆喝着,要新兵学着他们的样子去攻击敌兵无甲的部位。脑筋比较灵活的新兵很快就学着老兵的榜样,认真地瞄准敌兵的腿脚部刺击,而那些因为紧张而没有听清命令、忘记事先的嘱咐,还是把头几枪浪费在了对方有甲胄的部位——基本都是徒劳无功,最好也就是把敌人从栅栏上推离,而没有能够杀伤几个敌人。

    在明军士兵不停地攻击下,清军始终也不能突破木墙,他们人数并不占优势,也没有地利,很多人以为明军陆战不堪一击所以才奋勇向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清兵受伤退后,而明军的新兵也越来越放松,他们逐渐意识到以刀盾兵为主的清军无法对自己构成很大的威胁,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瞄准、攻击工作。

    最初的锐气渐渐散去后,清军不再鲁莽地尝试翻越栅栏,而是让己方的长枪兵上前,隔着栅栏与明军对刺,掩护同伴对木栅栏进行破坏工作。这时明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就再次上前,在差不多只有一根长枪的近距离上,she击栅栏对面的敌人。

    ……

    位于船上的达素和施琅,对岸上发生的战斗没有直观的认识,只知道第一批登陆的数百清军遭到了明军的阻击,又焦急地等了片刻后,攻入内陆的清军又退回了岸边。败退回来的清军向旗舰报告,他们遇到了一条木栅栏组成的防线,数十名清军被明军利用这道掩体杀伤,带队的清军军官非死即伤。

    “一条木栅栏吗?”达素感到有些头疼,这么简陋的工事正常情况下不可能阻止清军的进攻,但今天并不是正常的陆战,而是登陆作战。清军没有大炮、冲车、盾车的掩护,海岸边光秃秃的,就是清军想砍伐树木,制造原始的冲撞器械都没有材料。

    除了利用器械外,采用集团冲锋也是突破这种简陋防线的办法,木栅栏组成的防线既无法提供太强的掩护效果,也禁不起破坏,只要明军兵力不足,那清军就能很快地在防线上捅出几个突破口。不过依旧是因为登陆作战,清军想要在这里派出几千士兵就需要用小船把他们一趟趟地运上去,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在这期间,明军可以从防线的其他位置抽调部队过来,在栅栏后面严阵以待——固然这回削弱其他地方的防御,若是常规的陆战,清军可以趁机向明军兵力被调离的地段发起突击,形成突破。但眼下清军却侦察不到到底明军哪里才是薄弱环节,就算想发起试探进攻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把士兵先送上岸。最关键的是,就算在某处侥幸取得了突破口,想把重兵转移到突破口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各个适合登陆的地点之间被峭壁和险滩隔绝开,部队从一个登陆点赶去另外一处需要先上船,然后再下船。达素的清军并不是二战的美军,他们没有登陆艇,从事这种机动的难度极大,远不可能同依托内陆进行机动的明军相比。

    施琅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他本来的构想中,郑成功的水师会出来同清军的五省水师交战,一旦判明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