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节 专利(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商也有些不放心,邓名知道他们担忧人力问题,就宽慰他们道:“我会尽量从湖广、两江运回人口的,必要的话发动战争也在所不惜。”

    “有劳提督费心了。”听邓名再次祭出战争这个法宝,盐商们倒是宽心不少,今天他们来的目的已经达到,就纷纷告辞离去。

    有一些事邓名并没有对盐商说,那就是他来之前在成都看到了一项新的专利申请,有个木匠称他发明了一种新的锯木设备,简而言之就是把双人锯装在水车上,可以高速地生产大量的木板,满足造船业、制盐业对木料的饥渴。

    在邓名的理解里,技术大爆炸的前提就是私有化和专利法,只要保证私人财产,商人就会以最快地速度把一切能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发明创造应用在生产上,而专利法则鼓励各种技术革新;但是官府的思路和他们完全不同,财政收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技术革新会导致既得利益者受损,或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官府控制力的话,官府就不会推广。历朝对晒盐法的打击就是一个例子,只有在官府控制力下降的时候,新技术才有机会推广,而一旦官府控制力恢复,比如清朝入关后,马上就会开始打压技术革新以保证官府的垄断利润。

    除此以外,还有社会稳定的问题。比如在邓名的前世,除了漕运总督衙门竭力反对海运外,道光皇帝也担忧这会造成漕工大量失业,又闹出一个红巾起义来。实际上四川专利法推行以来也有同样的问题,木盘晒盐导致对煮盐工的需求下降,而如果水力锯木得以普及,那大量原来的锯木工就会失业。在邓名的前世,技术革新甚至导致了英国工人的捣毁机器运动,而英国政府选择了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税金的商人集团,武力镇压工人对机器的破坏。

    幸好现在四川不存在这个问题,到处都是可怕的雇工荒,新兴的商行迫切希望邓名发动战争获得人口,本地的工人就算失去原先的工作,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新的工作。

    “要是现在四川有几百、上千万的劳力,可能这些技术还推广不开。”邓名知道技术革命的早期,机器的成本一点儿也不低,生产效率说不定比熟练工人还要低得多,而只关心利润的商行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不难猜到。但现在邓名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商行挖空心思地搜罗雇工,任何能让一个雇工干出原先几个雇工活的发明创造都是受到他们热烈欢迎的。机器和熟练工人的矛盾被缓和了,而且四川实际上也没有多少熟练工,人力紧缺甚至还让邓名让女人出来劳动的提议得到了普遍的拥护,所有有钱的老板都自发地替邓名宣传这项政策。

    第二天,邓名又和袁象讨论了一番专利法的问题,强调一定要保证技术发明人能够受益。袁象对此毫无疑义,以前他是提刑官还没有切身体会,现在到了叙州出任一方,整天苦于人力不足,让他无法施展拳脚。除了要求刘晋戈设法给他多送来些移民外,他的思路和商人们也没有多大的不同:更多更好的工具,和能够赢得劳力的战争。

    战争!

    这是成都集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官府到民间的共识。

    正在商议更详细的专利法时,又有一封军情被快船送到了叙州府,这次信封上标注了“十万火急”的字眼,但还是没有绝密的等级。(未完待续)

    .!q-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