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节 条约(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嗯,我已经把欠条都准备好了,随时贵方都可以提走。”邓名停顿了一下,反问道:“不过为什么你们催得这么急呢?是帝国政府的信誉不好吗?担心帝国政府不还钱?”

    “哪有?”武昌的使者陪着笑脸说道:“国公和帝……帝国政府的信誉再好没有了。”

    本来使者觉得称赞强盗信用好似乎难以张口,不过看邓名自己都这么说,他也就跟着附和了。

    “那是我们给的利息不够高?所以你们心里有怨恨,想急着提走?”邓名又追问道。

    “没有。”武昌的使者急忙摇头:“要是存在钱庄里还要收保管费哪,国公帮我们保管,不但不收钱还给利钱,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那就再掉一次好了。”邓名笑眯眯地说道:“我正要发行今年的国债,武昌这次债券的本息就一起买了我的新债券吧,一元钱也不会少了你们的。”

    ……

    嘉兴府城外,靖难军的大营。

    今天来了一位贵客,乃是江南提督梁化凤的使者,就凭着他主人手中的兵权,靖难军也不得不妥善接待。

    “这是浙督给两江总督的书信,总督大人转给了我家大人,”使者好像一点儿也没有看到庄允城等人脸上的戒备之色,一进门就把赵国祚的求援书交出来了:“浙督向两江总督借兵,想让我家提督来嘉兴和你们为难。”

    看过赵国祚的书信后,庄允城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还是对通风报信的梁化凤好感大增,而且对方既然给了这封信,那就多半不会出兵攻打他们了,庄允城抱拳道:“提督厚恩,不知何以为报。”

    “不用,不用。”以前这个使者就去过庄允城的老家,那时他就大大咧咧地代梁化凤保证,这个明史案根本不算事≈在这个使者又满不在意地挥手道:“我家大人知道你们打起了靖难旗号,这个旗号打的好啊!现在朝廷里确实有奸臣,是该好好清一清了。”

    得知浙江的事情后,蒋国柱就把梁化凤从苏州招去了南京,二人都对战局不很乐观。官府对缙绅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能够把胆敢带头作乱的人打下去≈在浙江既然迟迟收拾不了庄允城,那浙江的局势就很难收拾了。

    由于蒋国柱也打算在江南兴大狱,所以对浙江的形势变化特别关心’允城的节节胜利迫使蒋国柱一再推迟他发动大狱的期限。接到赵国祚的求援报告后,蒋国柱和梁化凤都认为绝对不能趟这摊子浑水——江南的军队忙着呢,要监视那些可能造反的缙绅,要提防朝廷,要提防崇明的张煌言,甚至还要防备南昌的张朝,哪里还有余力帮助赵国祚?再说,周培公密报赵国祚的财政状况很糟糕,都未必掏得出客军所需的协饷。蒋国柱不可能自掏腰包帮邻居排忧解难,再说帮助赵国祚还会有政治上的害处,北京可能会认为江南想扩大地盘,有谋反的兆头;而成都看起来多半是浙江乱局的策划方,要是蒋国柱去帮赵国祚,可能会让成都认为他对邓名有敌意。

    “写一本书都要管,这未免管得也太宽了吧?”梁化凤的使者做出义愤填膺状:“庄老先生是知道我家提督的,两年来他一直为老先生仗义执言。”

    “梁提督的照顾,草民牢记在心。”听到这样明确的表态,庄允城也不禁有些感动了。

    “你们就放心靖难吧,我家提督会继续为你们向朝廷鸣冤的,等到时机成熟了,我家提督就会上奏朝廷,请圣上赦免你们,驳回明史案。”梁化凤的使者说的话,很附和大多数靖难军的参与者,他们因为活不下去才起来造反,但内心其实也有些没,不知道最后该如何结束。

    坦然承受了大家的感激后,梁化凤的使者和靖难军达成了不战的协议——江南部队不会进入浙江,而浙江的靖难军也不得支持江南境内的反贼——如果江南也出现缙绅作乱,那靖难军不得给予人员、粮秣或是军火上的支援,相反还要配合南京进行声讨。

    ..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