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东坡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孛罗来中国百年之前,把当时的街道、沟渠、湖泊、食粮、娱乐,写得纤介无遗,

    读之令人神往。把当时杭州城的生活描绘得比马可孛罗写的更为详尽。马可孛罗谈

    到王公贵人的打猎,公主贵妇在西湖边洗浴,富商的游艇往来于杭州、泉州之间,

    但他对糖果、糕饼、通俗的娱乐等名称,并不熟悉。吴自牧这本《梦梁录》上,像

    老妪般滔滔不绝的叙述那些精美的各式小食美味,真会使读者观之入迷。

    苏东坡有一半相信他前生曾住在杭州。这种想法曾记在他的诗里,他同代人的

    笔记里也记载过。有一天他去游寿星院,他一进门,便觉得所见景物十分熟悉,他

    告诉同游者走九十二级便到向忏堂,结果证明他所言不误。他还可以把寺院后面的

    建筑、庭院、树木、山石,向同行人描写。我们倒无须乎相信此等前生之事,但是

    社会上一般人相信有鬼有前生之时,总会有很多此等亲闻亲见的故事,也像鬼故事

    一样,虽然不能完全证实确有其事,也不能完全证实却无其事。在苏东坡的时代,

    一般人都相信有前生,此等故事自然不稀奇。有一个关于张方平前生的故事。一天,

    张方平前去游庙,他告诉别人他记得前生曾在那个庙里当住持。他指着楼上说,他

    记得曾在楼上抄写经卷,那本经并没抄完。他同一个朋友到楼上一看,果然有一本

    佛经尚未抄完,字体和张方平的字体一样。他拿起笔来又由前生停下的地方接着往

    下抄写。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苏东坡一个好朋友的事。大诗人黄庭坚告诉人说他

    前生是一个女子。他一个隔肢窝有狐臭。一天夜里,那时他在四川涪州做太守时,

    他梦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我是你的前身,现在埋在某处。棺木已经腐朽,左侧有

    一个大蚂蚁洞。把那个蚂蚁洞给我移开。”黄庭坚照办,左隔肢窝的狐臭就好了。

    苏东坡在杭州任判官,除去审问案件,并无重大任务。这种情形他颇为不喜,

    因为被捕者多为违犯王安石新法的良民,犯的那些法条都是他所反对的。可是那是

    法律,他无权更改。若一读关于他在新年除夕需要审问因贩私盐而被捕的犯人那首

    诗,就不难了解他在此一时期的心情。但是杭州湾附近产盐区的盐贩子,都不肯放

    弃他们原来的生意。当地贩卖私盐的整个情形,苏东坡在给一位阁员的书信中说得

    十分清楚。我们在此先不管贩卖私盐一事,还是看看东坡这位诗人对同胞的态度吧,

    因为他觉得他自己和那些他审问的阶下囚,并无不同。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念此系中国。

    小人营报粮,堕网不知羞。

    我之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谁能暂从遣,团默愧前修。

    对子由他写的才是肺腑之言: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塞。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

    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在另一首诗里,他写百姓在保甲制度下所受的痛苦,描写老百姓在鞭答之下的

    哭叫,甚至壮丁的妻子儿女也关入了监狱。这些诗句累积起来,后来他被捕受审时,

    竟确立了他企图摧毁人民对新政的信心之罪行。

    但是,他仍能随时随地自得其乐。他尽量逃向大自然,而自然美之绝佳处,在

    杭州随处皆是。他的诗思随时得在杭州附近饱揽风光之美。因为不但杭州城本身、

    西湖,而且连杭州城四周十里或十五里之内,都成了苏东坡时常出没的所在。游客

    自杭州西湖出发,可以往各方面走去,或沿北岸到有名的灵隐寺和天竺顶;或由南

    岸出发到葛岭,在虎跑品尝名泉沏的茶,然后顺着一条婉蜒的山间小溪归来。西湖

    和城郊,共有三百六十个寺院,大都在山顶上,在这等地方与山僧闲话,可以消磨

    一个下午的时光。若去游览这些寺院,往往需要一整天,而且返抵家中时已是喜色

    昏黄、万家灯火了。穿过灯火通明人群拥挤的夜市,陶然半醉到家,自己头脑里的

    诗句,已经半记半忘了。

    睡眼忽惊展,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鸳,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笑,吾策殊未良。

    杭州是多彩多姿,而西湖又引人入胜。江南的天气,一年四季都引人出外游玩。

    在春秋两季,全杭州人都在湖滨游玩。甚至冬季下雪的日子,还有寻乐的人乘船到

    湖上玩赏雪景。尤其是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