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东坡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

    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答其诗日:“世间亦有千寻月,竹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日:“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第篓谷

    堰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根据孔平仲的记载——孔平仲是苏东坡的朋友,他是听湖州祖通判卿说,苏东

    坡遭逮捕时,那位通判正好在场——苏东坡已经先得到子由给他的消息。他可不知

    道控告的罪名之轻重。使臣一到,苏东坡就正式请假,由祖通判代行太守职务。官

    差到时,正式身穿官袍,足登高靴,站在庭院中,手执箱板,御史台的两个士兵分

    立两旁,身穿白衣,头缠黑巾,眼睛里凶光闪动。太守官街的人慌做一团,不知会

    有何事发生。苏东坡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

    好还是依法接他。东坡与通判商量应当怎样出来,因为苏东坡心想自己既然被控,

    就不应当穿着官衣出来。祖通判认为他还没正式被控,他应当以正式官阶出现。于

    是东坡穿上官衣官靴,手执红板,立于庭中,面向官差而立,祖通判与官衙人员则

    头戴小帽,排立于苏东坡身后。两个士兵手执御史台的公文,紧握一个包裹,似乎

    其中藏有刀剑。官差面目狰狞,默不作声,气氛紧张万分。苏东坡首先说话。

    “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

    皇差皇甫遵淡然道:“并不如此严重。”

    这时通判迈一步向前道:“相信必有公文。”

    皇甫遵问:“他是何人?”通判回禀自己的身份。士兵乃正式递交公文予通判。

    打开一看,原来只是一份普通公文,免去苏东坡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皇差要

    苏东坡立即启程。

    官差允许苏东坡出发前,归看家人。根据苏东坡在笔记上记载,他到家时,全

    家正在大哭。苏东坡向他们笑着说出下面一个故事,安慰他们:

    在宋真宗时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大儒。有人推荐杨朴出来。杨朴实

    在不愿意,但是仍然在护卫之下启程前往京师,晋见皇帝。

    皇帝问道:“我听说你会作诗?”

    杨朴回答道:“臣不会。”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抵死不愿做官的。

    皇帝又说:“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

    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作了一首。”

    皇帝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

    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太大作的诗念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苏夫人听见这首诗,不由得破涕为笑。这故事曾记在苏东坡的笔记里,但不知

    是不是他当时现编的。

    家中决定由长子迈陪同前往。王适,他一向充任苏家的塾师,现在同他弟弟留

    在家中,后来才偕同苏东坡全家入京。太守官邸的人全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个个躲

    躲藏藏。但是老百姓都出来看太守启程。根据县志记载,老百姓都泪下如雨。官差

    与士兵的态度与办事的要求,都蛮横无礼,后来苏东坡在上哲宗皇帝书中,说他们

    逮捕太守犹如捕盗。官衙中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钱别。

    有人说途中苏东坡曾想自杀。根据他自己给皇帝上的奏章上说,在扬州渡江时,

    他想跳入江中。但按孔平仲的记载,开船之后不久,船停在太湖上修理船桨时,他

    想跳水自杀。那天夜里,月色皎洁,湖上风高浪大。苏东坡不知道他要判什么罪,

    并且怕他的案子会牵连好多朋友。他想把眼一闭跳入水中,反倒省事。等再一想,

    倘若如此,必给弟弟招致麻烦。在给文彦博的信里,叙述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

    的通信和手稿。家里人到了安徽宿县,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们的行李,找他的诗,

    书信和别的文件。有些兵把船包围起来时,女人和孩子们怕得很,那些兵把他们的

    东西胡乱扔,就如一般兵士执行勤务时一样。兵丁走后,女人们气冲冲的说:“这

    都是写书招惹的。他乱写东西有什么好处?把人都吓死了。”然后焚烧他的手稿,

    后来东坡发现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而已。

    苏东坡是七月二十八日由官家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审问

    期间很长,前后四十几天。在监里,那个狱卒心肠非常好,大概知道他是谁,对他

    十分恭敬,每天晚上给他热水洗澡,直到现在每晚上洗热水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