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东坡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 章仙居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辅以山中道士所得的卫生环境与运动锻炼,与现代在疗养院中病人所能享得的利

    益,即是饮泉水、晒朝阳,等等养生之道。

    另有一条奇怪的办法,朝云也与苏东坡共同合作实行,以求长生。大概从绍圣

    二年(一0九五),苏东坡开始独自睡眠,不再亲近女人。苏东坡在给朋友的一封

    信里说:“养生亦无他术,安寝无念,神气自复。”另给张来的一封信里,他说自

    己已经独宿一年半,觉得颇有得益。他说节欲之难,犹如弃绝肉食开始吃素,并以

    下列方法劝人:比如,决定不吃肉时,不要决定此后永远不再吃肉。可先试戒三个

    月,自然易于实行。三个月之后,可再延长三个月,如此继续下去。

    朝云在宗教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况。她在尼姑义冲的教导之下,已经皈归佛

    教。对男女“云雨”一事,佛教有其独特的态度。按佛理所示,吾人凭感官所见的

    世界,都属虚幻,其终极的真实则是“佛”。人的意识则被知觉习性所包围。人若

    想到解脱,必须打破知觉的习惯,逃避感官世界的幻觉。苏东坡和朝云(她现在可

    以算是苏东坡的妻子了),不管儒家怎样看法,现在可以说都是佛教徒。他俩一同

    创建放生池,根据苏东坡说,朝云很乐于行善,这是佛教谆谆教训的。

    但是苏东坡还要更多严肃。在绍圣二年(一0九五),后半年,他患痔疮甚为

    严重,失血甚多。他自己治疗。他不但遍读中国医书,而且常把旁人分别不清的药

    草写文字说明其异同性质。关于痔疮,他的学说是这样,比如身内有虫啮咬,治疗

    之法,是“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一切普通食物他全不吃,连米在内,只吃不

    加盐的麦饼和玉蜀黍饼。如此数月,暂时痊愈。

    这时,他对炼丹的成功可能渐趋怀疑。他觉得自己感情太容易激动,不容易修

    炼成仙。他给子由写信,论到朱砂保存的方法,说子由性情平静,修炼较易成功。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述说远方怪异的书。苏东坡写诗论到《山海经》时,他说:

    “金丹不可成,安期追云汉。”即便炼成长生不死之药,又有何用?只要练习深呼

    吸以控制元液足矣,而他已开始练习了。

    他对来日如何,全然没有把握。他刚一到达,说要以惠州为家。可是他却永远

    不知道下一步会被派往何处。他若能一直在惠州住下去,他自可把孩子们全家自宜

    兴迁来。在绍圣二年(一0九五)九月,朝廷有皇家祭祖大典,按习俗,应当实施

    大赦。那年年终,他听说元佑诸臣不在大赦之列。这消息至少有镇定剂的功效,使

    他觉得心情更为安定。他写信向程之才说:“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

    安之。未话妙理达观,但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又在给至交

    孙娜的信里说:“今者北归无日,因遂自谓惠人。”给曹辅的信内说:“近报有永

    不叙复旨。正坐稳处,亦且任运也。现今全是一行脚僧,但吃些酒肉尔。”

    现在一切既已确定无疑,苏东坡决定自己盖房子住。那年年底,他给王巩写了

    一封长信。他说:“某到此八月,独与幼子三庙者来,几百不失所。某既弃绝世故,

    身心俱安,小儿亦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呵呵。子由不住得书,极自适,余

    无足道者。南北去住定有命,此心亦不念归。明年筑室作惠州人矣。”

    次年三月,苏东坡开始在河东四十尺高的一座小山的顶上盖房子,离归善城的

    城墙很近。经过周期性的战事与破坏,这栋房子倒一直保存到现在,人都称之为

    “朝云堂”。在苏东坡的作品里,这栋房子叫“白鹤居”,北望可见河上风光,河

    水由此折向东北流去。这栋房子占地约半亩宽,后面为山所限,前面地势陡然下陷,

    当初设计此房子时,必须适应那有限的地皮,所以一头宽,一头窄。在城墙那边早

    已有了两栋小房子。一家是翟秀才,一家是酿酒老妇林太太。这两家既是苏家的近

    邻,也是好朋友。苏东坡掘了一座四丈深的井,林翟两家也颇为受益。另一方面,

    苏东坡却可以赊酒喝。后来,他又从此被调走,但还不断给此老妇寄送礼品。

    苏东坡盖的这栋房子十分精雅,共有房屋二十间。在南边一块小空地上,他种

    了橘子树、柚子树、荔枝树、杨梅树、楷杷树、几株桧树和桅子树。他告诉帮他物

    色这些花木的那位太守,要给他找中等的树,因为他已经老大,不能等小树长大,

    大树又不易移植。倘若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