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当球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三十章 陈鸣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的火箭弹发射,不计其数的火箭弹划过天际,仿佛一颗颗从天空坠落的流星,将陈汉国防军一点点挖到要塞前的战壕完全淹没在一片火海的当中。

    这在亲身抵达前线战场的东北军区都督黄捷一行人看来,这就是对面俄清联军完全不在乎损耗的胡乱挥霍,也从而反应了一个问题他们对战事做了充足准备。

    而照俄国人这么个战法,国防军真的很难摸到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的墙底下了。就算是在夜里也不可能保持战役的突然性,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不过按照大都督府给出的说法,现在这场中俄战争的规模比上一次大出了许多,这样规模的战争讲的更多是国家的总体实力,真正的国家力量!

    两军会一场场摆开来打的会战,没有什么突然性可言。双方之间的战线都是整然一体的,而且在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去开展,那就是单纯的谋杀士兵。

    大量的弹药物资储备集结,战略意图怎么都遮掩不住的。想要进行什么突然袭击根本无从谈起。

    最初的战斗之后,双方的部队集结,炮兵集中,物资调动,会越来越明目张胆的进行。

    顶多是在部队规模上进行一些隐真示假的手段,可能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双方的士兵战损会高的让人心悸。

    黄捷本来对大都督府下达的指示还有点不以为然,但是现在他看到了新哈巴罗夫斯克城下的这一幕,黄捷闭嘴了。

    如此这般的战斗那里还有计谋施展的余地啊。两边就跟面对面站立的‘勇士’一样,你打来一拳,我还回去一刀,谁的血多血厚,谁就能笑到最后。

    这是拿士兵的性命去消耗弹药啊。

    就算当初很受陈汉一干将领鄙视的排枪击毙模式,也比如今的这番战斗强多了。

    伴随着新哈巴罗夫斯克进攻战的开始,几千辆次的马车,源源不断从磨合沿着这些年修出的道路将大批的物质运送到了前线。被服、弹药、粮食、医药、枪炮器械。加在一块的数量在这个时代里,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这些年来,西北、东北军区的备战一直都在积极进行着。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东北军区更是全力以赴的来对待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倾一国之力所能汇聚起来的战争物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数量。各级指挥部、分类储备仓库、医院和交通网络,在工兵部队的辛勤工作下迅速建设完毕,各样的物资被分门别类的储备在黑龙江南岸的几个城市,漠河就是其中之一。

    这场战争是陈汉崛起以后所要面对的第一场大仗,比起当初的中西北美战争,对俄的第二次战争被陈鸣重视多了。后者到底是战斗民族,士兵的作战意志跟一战、二战的时候都有很大的不同,沙俄的社会矛盾也远没有几十年后尖锐。这也就意味着沙俄军队和士兵更加拥护沙皇政府。所以,陈鸣一点也不要轻心大意。

    这不过现在的这种动员很给陈鸣一种奇怪的既视感,战争前后所经的一切,就仿佛是一场初等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实践课。

    可是如今的中国在陈鸣的眼中,可还远达不到初步的工业化。

    只是如此之经验,会被他们详尽认真的总结起来,成为新的军事改革的依据,特别是后勤部分。

    陈鸣也相信这场战争中,双边军队所出现的各种战争组织和进行的方式,将会在未来的世界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火箭弹这种bug武器的扩散,让战争模式似乎瞬间跨越的一百多年的演化时间,进化到了堑壕战模式了。陈鸣自己都觉得难搞了。

    虽然他之前一直觉得排枪击毙时代很秀逗,但考量起双边时间、效率上的差距,这个很秀逗的战争模式比眼前的堑壕战适合世界头号巨无霸陈汉帝国多了。

    如果是先前的战斗,陈鸣才不担心呢。靠着士兵的数量、素质和优越的后勤补给,陈汉敢单挑欧洲,丁点问题也没。而现在呢?陈汉的国防军却很有可能在‘火箭弹雨’前被炸得满头包。

    这让陈鸣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而至于战争经验的总结和下一步的军事变革,想得到升华和完善,可能还需要有中俄第三次战争,中俄第四次战争的磨砺才行。只要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帝国还愿意来奉陪,还依旧能够存在。

    在陈鸣眼中,这种‘火箭弹雨’只是上辈子一战重炮群轰击的‘未发育完整版’而已,火箭弹的射程太短太短了。堑壕战也只是真正的堑壕战的穷人版,没有机枪的堑壕战算什么堑壕战啊。

    但如此的一幕落在黄捷等人眼中,那就意味着战争新模式的预演。

    爆炸声隆隆。

    黄捷和郑云站在升起的热气球上,用望远镜看着城外阵地上翻滚的火光。国防军用一个队的工兵在挖掘战壕,三路并进么,现在被浓浓的硝烟一遮挡,什么都看不见。

    也不知道那些工兵究竟如何了。

    但很显然,俄军的火箭弹超乎想象的多!

    火箭弹的威力也不比国防军的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