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丧家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节:丧家狗:我读论语(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溥仪当伪满皇帝时,曾拜日本的天照大神和祭杀害中国人的日本官兵,就是属于”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更多小说 ltxsba.com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和韩国很愤怒,但日本有日本的解释,军人的天职就是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都是勇士、烈士,你们的冤魂孽鬼,算账算不到军人头上;算到天皇头上吗,美国又不让算。其实,美国又何尝不是如此,韩战、越战,死了的都是勇士、烈士,他们说,freedomisnotfree(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响应国家号召,为保卫自己从不知道的国家和为从不认识的人民打仗,是死得其所,和日本人的烈士观大同小异。我们的观念是,不义而死,就是再勇敢(日本的士兵很勇敢),也不配叫”勇”。

    现在,治安太坏,警力不足,怎么办?有人说,还等什么?见义勇为呀,赶紧。这就像假货太多,没人管,也管不过来,就劝大家多学点商品知识、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是一个道理。可是执法人员靠群众,群众靠自己,行吗?(见义勇为)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解释对文本有再创造,这一章是很好的例子。

    历史上,讲华夷之辨,大家经常引这段话,使它大出其名。但这段话该怎么讲,历来有争论。

    前人的解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一)诸夏不如夷狄。

    它是说,你看,就连人家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目无君长),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推其意,主要是嫌诸夏不争气。

    (二)夷狄不如诸夏。

    它又分两种:

    (1)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诸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不懂什么叫礼仪,有君无礼,还不如有礼无君。这是看不起。

    (2)如果夷狄有君,竟敢对诸夏发号施令,那还不如咱们无君。这是赌气。

    这三种解释,我看,第二类的第一种可能最符合原文。但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需要,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解释。

    钱穆说,晋室南渡,北方五胡乱华,汉族门第鼎盛,蔑视王室,多主前说;宋承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乱局,非倡尊王不能自保,而夷患亦可虞,多主后说。

    我们看史书,古人对这句话,经常是各取所需,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比如《魏书·司马叡传》引之,就是拿它批评中国的君弱臣强,但它的《宕昌羌传》引之,又骂”宕昌王虽为边方之主,乃不如中国一吏”。这些解释,不管说谁不如谁,都是诸夏本位,对外国或外族看不起,即使大骂中国,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反的立场有没有?也有。这就是非汉族的读者。

    如宋人笔记里说,金人南下,打到曲阜,他们在孔庙里,指着孔子像骂,原来你就是那个骂我们是”夷狄之有君”的家伙呀。还有满族人,他们的立场和汉族也不一样。比如雍正皇帝说,明之天下是亡于流寇之手,乃中国人自取灭亡,怪不得谁。满人以外国之君入承大统,中国人何必还讲华夷之分。春秋时虽百里之国,当大夫的都不能随便辱骂国君,更何况我朝奉天承运,造此大一统太平盛世。他说,”圣人之在诸夏,犹谓夷狄之有君”,你们怎么可以有这种无父无君之论呢。人家韩愈都说了,”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因为身份相似,他们特别认同于元,说”有元之混一区宇,有国百年,幅员极广”,但中国人却很不公平,后世称述者寥寥(《大义觉迷录》)。

    宋元明清,中国挨打,教训很深刻,有些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华夏优越论持批判态度。如明谢肇淛就说,”夷狄之不及中国者,惟礼乐文物稍朴陋耳。至于赋役之简,形法之宽,虚文之省,礼意之真,俗淳而不诈,官要而不繁,民质而不偷,事少而易办,仕宦者无朋党烦嚣之风,无讦害挤陷之巧,农商者无追呼科派之扰,无征榷诈骗之困。盖当中国之盛时,其繁文多而实意少,已自不及其宁静,而况衰乱战争之日,暴君虐政之朝乎?故老聃之入流沙,管宁之居辽东,皆其时势使然。夫子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者,其浮海居夷,非浪言也”(《五杂俎》卷四)。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