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六 战争风云 第五十三章 不宣而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重要。

    韩国空军

    收获、或者说唯一值得“炫耀”的是,f-15k投下的击弹药”炸死了登陆独岛地数十名日本突击队员,导致日军伤亡人数是韩军的3倍!

    这场“轰炸”也导致冲突规模迅速扩大。

    11点5,空战结束后5钟,日本外务大臣那柯筑墨宣布,韩国轰炸日本领土“竹岛”,导致日军官兵严重伤亡,日本将采取迅速有力的反击!

    确实非常迅速,也非常有力。

    12点1,在第二批韩国空军的战斗机赶到前,日本攻击机群逼近了正在郁陵岛附近活动的韩国舰队。

    从日本攻击机群到达地时间计算,攻击行动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并非“临时决定”。

    担负攻击任务的是24架f-2战斗机与24f-35aj,为其提供护航的是12架f-22战斗机。

    日本空军的打击行动很有章法,也很有套路。

    虽然f-2战斗机早就该“淘汰”了,但是作为反舰导弹运载平台还是非常优秀的。担任攻击任务的f——35j配备了外挂的反舰导弹,主要是f35aj的内部弹舱容纳不了大尺寸的反舰导弹!

    遭受突然袭击地韩国海空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攻击机,总共发射了96枚a**-2c反舰导弹(a**-2终极改进型号,射程达到了240千米,最大速度095马赫,配备重达185千克的半穿甲战斗部,采用主/被动雷达与红外成相复合制导,命中率高达95%)与枚a**型反舰导弹(在20199年定型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质量1745千克,最大射程270千米,最大速度24马赫,配备重达千克地战斗部,采用主/~被动雷达制导)。遭受打击的是2艘kdx-33级防空驱逐舰、kdx——2级驱逐舰与护卫舰。

    不得不承认,日本确实“心狠手辣”。

    4反舰导弹足以撕开航母战斗群地防空网,对付没有航母的韩国舰队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日本吸取了东海战争的教训,学会了共和国空军的打法。

    韩国舰队遭受了灭顶之灾。

    防空战斗机赶到前,1c韩国战舰全部被导弹击中,遭到重点打击的2kdx-33型驱逐舰在15钟内相继沉没,3~kdx-2舰在2个小时内沉没,护卫舰均被炸得粉碎,仅有一艘kdx-22天后勉强回到了蔚山港。

    日本空军为此付出的仅仅是1枚反舰导弹与数百吨航空燃油。

    一攻一防,韩国与日本地军事力量差距体现了出来。

    虽然遭受突然打击对韩**队的作战行动造成了巨大地影响,但是韩**队、特别是韩国空军在开战后的表现非常令人失望。韩国空军不但不应该首先发动攻击,还应该重点保护海军舰队,避免丧失夺回独岛地主要作战力量。

    日本空军与海军的战术很有章法,以守代攻,打掉韩国空军地主力后,迅速转变,抢在韩国空军派出第二批战斗机之前干掉了韩国舰队,成功夺取制海权。以此为基础,就算战争不会立即结束,韩国也丧失了夺回独岛的能力。

    当然,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不宣而战”式的突然袭击。

    13点过,第二批登陆部队乘坐直升机到达独岛。

    从福冈出发的两栖作战舰队到达交战海域,随着突击队完成码头的修复工作,两栖作战部队将顺利登上独岛,巩固地面防御。

    13点25,韩国空军第二次出动。

    这次韩国空军找到了重点,除了用战斗机争夺制空权之外,还出动36架f-16c/d攻击正在前往独岛的日本两栖作战舰队,而不是日本航母战斗群。

    问题是,韩国空军没有能力从日军手中夺走制空权。

    日本也预料到了韩国空军的行动,用24f-22b掌握制空权的同时,出动了12f-22与12f-35cj拦截韩国攻击机群。

    空战没有多少悬念,缺乏信息支持的韩国空军再次败下阵来。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韩国已经损失了一半以上的f-35k,以及多架其他战斗机,作战能力锐减近一半!

    不管韩国愿意还是不愿意承认,败局已定!

    与6年前的东海战争相比,日本军队终于在战场上找到了“感觉”。

    4点30,第三批登陆部队搭乘直升机,从两栖登陆舰出发,登上了独岛。

    随着航母战斗群与两栖作战舰队在独岛附近海域汇合,韩国错过了粉碎日本彻底控制独岛的机会。

    日本没有扩大打击范围,作战行动仅限于独岛与附近海域。

    4点,日本首相村上贞正在首相府对外宣布,日本粉碎了韩国的入侵行动,成功捍卫了绣岛!

    日本国内顿时一片,村上贞正的威望在顷刻间达到了新的高度。

    到此时,共和国与美国没有发表任何声明。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