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章 空中化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策卷八百年积怨第五十八章空中化

    39;降作战行动与空中打击几乎同时展开。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历经老战争与半岛战争。共和国空降兵的作战能力已经闻名遐。很多时候。国外的新闻媒体甚至“空降兵”代共和国陆军。在外国记者眼中。那些从天而降面对敌人装甲部队毫不畏惧的空降兵才是共和国现代陆军的|实写照。而共和国陆军的装甲兵反而被很多人忘在脑后。

    兵法:兵贵神速。

    与其他作战部队相比。空降兵最能体现“兵贵神速”。

    以通常的空降作战距离500米计算。空兵能在1个小时内到达目。用24个小时展开完成阵的部署。其他作战部队则需要数日甚至|数日才能到达。因为空降兵的作战行常迅。所以很多国家又将空降兵称为“飞行步兵”。

    最初。共和国的——降兵隶属于空军。是空军的独立兵种。将空降兵划归空军。与其作战方式有很大关系。没有空军的运输机。兵就是单纯的步兵。优势将荡然无存。军事改革之后-降兵转入陆军。成为陆军的独立兵种。虽然按照作战方式来看。空降兵仍然以的面作战为主。不像空军其他作战力一样以空中打击为主。但是在转归陆军之后。空降兵问题也暴腾出来。即没有直接隶属空降兵的空运力量。为此。陆军在200年提出扩大陆军航空兵提议将运输机划归陆军航空兵。最终因为空军的坚决反对。陆军的提议才没有的到批准。陆军单独组建空运力既现实。又严重浪费资源。

    第二次军事改革时。总参谋部对——军的运输机群做了调整。在联合指挥机制逐渐形成后。隶属空军支援航空兵的运输机群采用双轨编制既平常管理由空军负责。作战行动时则听从空降部队调遣。为此。陆军还从紧张的军费预算中抽出一大笔钱。与空军联合改进y-14y-15并且额外采购了一批运输机。强空中投送能力。

    空运力量的|。以看是“联-挥机制”的缩影。

    空军与陆军的合推动下。战争爆发时。共和|运输机群规模已经超过美军。成为世上最强大的空运力量在总共360运输机中。战术运输机占了三-之二。大型战略运输机占了三分之一。如果按照空运效率计算。共和国空军的空运能力是美国空军支援航空兵的150%左右。主要是y-14c与y-15b采用了能量级别更高的12级复合蓄电池与功率更大的推进电动机单架次运送能力明显提高。全面采用模块设计与建造工艺后。单的维护量比原形机降低了50%。以y-14c为例。载35(2个空降班的标准重量)时能够单程飞|4500米者将部队投送到00千米之外。任务4个小时。空运效率比美国空军的c-130k高出74比欧洲联合开发的c-160出52%。一个大队的24架y-14就能空投1个空降营的全部-战力量。如果执行物资空运任务。一个大队24y-14能够在|时之内00米外运50吨作战物资!

    半岛争后。共和国发起第二轮军事改革。

    任何军事改革都的以军事理论基础。在纪佑国发起的军事改革中。推行的军事理论是“高技术战争”。没人否认科学技术对现代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但是任何科学技术都的通过某种具体形式来影响战争。在此情况下。在赵润东发起第二轮军事改革的时候总参谋部提出了“军事力量空中化”的军事理论

    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空中化程度决定了军队的实际打击能力。

    普通人看来空中化”就是强调空中打击在战争中的支柱的位。相对而言。空中打击只是“空中化”的初级阶段。真正的“空中化”是指军事力量以空平台为基础-运能力直接决定军队的投入能力。“空中化”理论不但影响了空军还影响了陆军与海军。

    3年间。共和国空军几乎没有采购新式-战飞机反而化大力气强化空运能力。花费数千亿采购与改进运输机。

    毫无疑问空中”的基础不战斗机与轰炸机。而是运输机。

    虽然空运效率往往不如海运与陆运。但是空运的速度远远超过海运与陆运。在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中。_,比效率更能决定战争胜负。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电动运输机规模投入使用-运的成本问题到有效解决。以y-15b为例。单位运输成本(每吨每千米)仅仅只06元。比采用涡轮发动机的运输机降低90%。仅海运的五倍陆运(铁路)的2-|。

    运输成。为“空中化”定了基础。

    因为没有研制出全电动运输机。所以美军才没有全面推行“空中化”。“空中化”的全面实施。定了-降兵的“主力”的位。作为陆军的首支参部队(特种队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部。不属于陆军编制)。3个空降军均在第一时间派出了作战部队。

    5,15分。轰炸行动刚刚开始。第一批y-15b运输机到达桃园空军基的。

    守卫桃园的台已收到郭铭命令。没有做出任何抵抗。主动向前来的共和国空降兵移交了空军基的防务。24y-15b不但送来了空降153旅的2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