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 软硬结合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定打不下新德里。就算放宽到占天,也不大可能在旧月7日之前攻占新德里。

    也就是说,必须投入第四个军。

    万幸的是,裴承毅早就有所准备。不然不会让刀军呆在后面看热闹。

    拿到推演结果后,裴承毅就给凌云霄打了电话,询问了刀军的状况。

    虽然按照凌云霄的说法,刀军已经恢复战斗力,士气极为旺盛、官兵求战心切,随时可以开赴战场,但是裴承毅没有完全相信凌云霄的话〈照他的估计,第刀打手与甲突击旅的问题不是很大,特别是第刀2装甲突击旅v该有比较完备的战斗力,第户乃装甲突击旅的情况则不容乐观。

    在“结合部战役”中,第7乃装甲突击旅的损失最大,为了组建突击部队,抽调了几个战斗营加强给第刀打手装甲突击旅。刀军休整的时候。凌云霄为了尽快上战场。从第仍装甲突击旅抽调了部分官兵补充给第与甲突击旅,等于把全军损失算在了第仍装甲突击旅身上。补充给第巩装甲突击旅的新兵多达匠口人▲第刀3装甲突击旅的总兵力也就旦四出头∴当于半数以上官兵都是新兵。虽然补充兵员都是退役军人,其中不少还是刀军的退役官兵。基本素质都不错,但是让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熟悉战场环境就要花上不少时间,更别说掌握这几年装备的各种新式武器。熟悉新式战术。

    当然,裴承毅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让凌云霄做好战斗准备后裴承毅没有忘记叮嘱一句。因为全部保障部队都被派往苏拉特战场,刀军暂时得不到保障支援,所以最好留下打手个战斗旅配合后勤旅负责物资运送工作,只在前面投入2个战斗旅。

    得到凌云霄的肯定答复后。裴承毅就让他继续等待作战命令。

    刀军半定得参战。只是在什么时候参战值得深究。

    裴承毅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联系军情局,询问印度的迁都工作是否已经完成。准确的说。是印度政府机关与政府官员是否全部离开了新。

    军情局很快就发来消息,最后一轮迁都工作已经在口日夜间结束,但是没有情报证明鲁拉贾帕尼离开了新德里,根据军情局的估计,鲁拉贾帕尼很有可能去了个于新德里郊区的地下战略指挥中心,预计将在旧日夜间离开新德里。

    让军情局尽快提供鲁拉贾帕尼的确切情报后,裴承毅开始调整攻打新德里的行动。

    强攻新德里在所难免,裴承毅首先就得考虑强攻的风险。

    鲁拉贾帕尼与古吉拉德早就放出话来军将不惜代价的守卫新德里。也就是说,就算把新德里变成废墟,也不会让共和国军队顺利占领新德里。

    真要这样,裴承毅肯定会放弃强攻新德里的想法。说白了。就算投入全部兵力,在新德里与上百万印军决战,最终打下了新德里,伤亡与损失都将超乎想像,从而使共和国军队失去攻占整个印度的机会。

    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强攻新德里。

    要想避免强攻新德里,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把守军引到城外,用更能发挥共和国陆军战斗力的野战歼灭印军有生量,使印军丧失固守城区的能力;二是打击印军的信心。使印军丧失守卫新德里的斗志。

    当然,不是选择哪个办法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两种办法。

    因为刀军一直没有北上。所以原先在新德里南面的机动预备队已经转到西面。正在攻打由军控制的拉杰格尔〈照裴承毅的估计,随着筋军与引军在格尔纳尔站住脚,准备向新德里进军。机动预备队肯定会转向北上。

    必须干掉机动预备队,因为这是新德里守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装甲部队。

    按照袁晨皓的建议,最好是尽快让刀军从占西北上,让印军犯错〈照他的判断,刀军北上之后军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让机动预备队再次南下,迎战兵力更少的刀军,再去对付强大得多的伪军与引军;二是让机动预备队分兵行动,一部分在北面缠住军与打手军,另外一部分则南下对付刀军。不管是哪种情况〖能利用机动预备队频繁转移战线的机会将其打垮。

    裴承毅没有采纳袁晨皓的建议,原因很简单。支援量不够用。

    打击运动中的敌人,最佳选择就是航空兵▲按照裴承毅的部署。战术航空兵、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将集中量支援苏拉特、赖布尔与维沙卡帕特南方向上的战斗。无法在新德里方向上投入太多量。没有航空兵,仅靠几个军的炮兵。除了打击不够理想之外,还会对后勤保障造成更大的负担,特别是刀军的后勤保障,肯定是个大问题。支援量不到位,就只能用地面部队歼灭印军机动预备队。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无法接受,因为攻打新德里的地面部队本来就不多。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没有让刀军立即出动。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让筋军与引军把机动预备队引讨去照用伪军与引军的3个炮兵旅打击机动预备队。因为北面的后勤补给工作由巴军负责,而巴军一直没有承担前线进攻重任,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到个。所以军与引军的后勤保障问题还不严重,至少能够在短期内为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