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换届选举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如果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在首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代表种,就将由得票最多的两个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并且由得票多的候选人担任国家元首。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所有代表都参与投票。顾卫民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的机会非常大小但是受叶致胜参选影响,很多代表都没有参与第一轮选举的投票工作。结果顾卫民与叶致胜获得的种票都没有超过半数。到了第二轮选举的时候,局势才逐渐明朗。因为顾卫民的种率比叶致胜高得多,而且不再要求种率过半,所以之前那些放弃了投票权的代表都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纷纷表示将在第二轮选举中种顾卫民。

    到这个时候,叶致胜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果他稍微有点理智的话,就应该主动退出选举,避免与顾卫民敌对。问题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向没有政治主张的阎尚隆竟然站出来种叶致胜。准确的说,是种民主选举。虽然在外界看来,阎尚隆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在中央决策中的地个,但是一些知情者都知道,阎尚隆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外交家,一直坚定不移的种王元庆的政治改革,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他种的不是叶致胜,也不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总理的地位▲是消借助这次选举,把民主大选的基本章程确定下来。

    当然,也有人认为,阎尚隆是王元庆安排在共和国政府中的一颗关键棋子。

    虽然没有理由相信阎尚隆是王元庆的亲信,而且也没有理由相信王元庆通过阎尚隆来控制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但是王元庆在离任前种阎尚隆出任国务院总理,肯定与阎尚隆的政治立场有关。也就是说,只要阎尚隆在主持国务院工作,不管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斗成什么样子,共和国都不会乱套。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安排,而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安。

    安此影响,就算叶致胜想退出元首竞选也不大可能了。当然,随着阎尚隆表态,第二轮选举更像是仪式化的过场,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不可否认,这段插曲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要知道,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敢于挑战现任国家元首的权威,更不可能在选举上向现任国家元起挑战。虽然叶致胜的目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功利性,但是由此产生的长远影响却是谁也不能忽视的。不管怎么说。叶致胜此举至少让很多人知道,共和国的民主体制建设不是搞着玩的。他能在凶2年挑战顾卫民,自然有人在挑战颜靖宇,以及在今后的任何一次换届选举中,都会有人向国家元起。

    更重要的是,叶致胜的这一举动,对推动政治改革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意义。

    必须承认,由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并没取得圆满成果,至少没有能够确立其以全民普选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体制。不管怎么说,对于共和国这种大国来说,基于全体代表大会的间接选举肯定有弊端。虽然在很多国家,比如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推行的都是基于议会的间接选举,也就是议会总理制▲不是美国那套基于全民普选的直接选举制,也就是总统议会制,但是在人口众多与幅员辽阔的国家,议会总理制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印度之外,所有国土面积超过打手亿的大国。采用的都是总统议会制,即拥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中央政府n此也看得出来,大国中央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并且充分利用大国人口多、国土广、资源丰富等等有利条件,来维护国家利益与选民的利益。

    按照王元庆的规划,政治改革的第二阶段就以实现全民普选为主要。

    问题是,顾卫民绝对不是推行政治改革的理想人选。事实早已证明,顾卫民上任之后并没有按照王元庆的嘱托,及时推进政治改革,甚至有意淡化了政治改革,不然也不会提出“青山绿水”计利。可以说,在出驴年到口年的第一届任期中,顾卫民几乎没有在政治改革上取得任何成就。如果在他的第二届任期中,仍然对政治改革不闻不问,到颜靖穿上台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共和国公民会认为应该继续推进政治改革∝须承认,旧年时间足以让人淡忘很多事情。尚隆在这个时候挺身而难说与王元庆没有典出占

    不管怎么说,在叶致胜宣布参加元首竞选之后,政治改革再次成为了共和国公民日常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正是如此,在第二轮投票选举前,顾卫民不但高调宣布充分尊重与种叶致胜的政治选择,还公开宣布将在当选元首之后积极推动政治改革。

    不得不承认,叶致胜出来搅局,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消极意义。

    正是如此,顾卫民在第二轮选举中胜出后,并没困此撤消叶致胜的委员长职务,而是非常大度的表示,将与叶致胜共同完善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顾卫民再次当选国家元首之后,立即开始兑现之前的承诺。

    也就在这个时候,裴承毅成为了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虽然由现役陆军上将出任国防部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甚至借此宣称共和国将再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但是与由换届选举引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