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税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乱、瘟疫、水旱蝗灾。一轮一轮来,仿佛是天亡大明一样,一轮一轮不停歇。

    以至于京畿这种人口稠密的地方已然渐渐显露出破败的迹象。要不是朱慈烺前败阿巴泰,后阻李自成,最后由斩多铎于遵义,这京畿四处也要上演一出千里无人烟,遍地生荒草的迹象了。

    但今年就不同了。

    治安的好转,国防的稳固,胜利一遍遍传来,连那瘟疫这样的天灾都被平下去。仿佛上苍终于看不惯大明的沉沦止住了这样的颓势,一切都朝着好的迹象发展。

    就连这冬日最闲的时候,也有多出了一条生路:零工。

    这个零工,便是卢沟桥镇初级小学的建立。

    再加上各处村公所的招聘,民兵小组的募集,都给了百姓们一条活路。村公所的派驻警以及村会计都是全职岗位,虽然每年要与县衙签署五年劳动契约,但这年头基层人员缺口巨大,显而易见是个稳固的铁饭碗。

    至于民兵小组虽然不发饷银,但管饭啊。只要跟着公务行动,定然是饭菜管够,荤腥能沾。冬日这个需要熬着过去又要过冬胃口大开的年月,能有个地方管吃不消耗家里存粮,那就是一项极大的收益了。

    如此种种都让盛家庄的这个冬天变得不一样。

    一如既往,百姓们天蒙蒙亮就准备出门,他们都是朝着南吕村去的 。

    位于南吕村的山神庙要扩建成村公所与卢沟桥镇初级小学,这都意味着工作机会。

    只是……

    当盛家庄的庄户们出了门后却纷纷堵在了村口。

    村口有一座桥,那是卢沟河的支流,一道小桥不到两米但若有十来个壮汉堵在那里便足以让人无法通行。

    今日就有这么十来余人堵在了那里,纷纷穿着一身藏蓝色的制服,立领对襟,腰胯铁尺,目光炯炯,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对象。

    事实上,这些人也是最近附近乡里颇为艳羡的人。

    因为,他们都是被刚刚招收为税警的人,往后也是吃皇粮的一员了。

    至于为首的那个人更是不同寻常,对于乡里左近的百姓们而言,若是只见样貌,那认出来的人或许还没几个。但要是将名字道出来,那定然纷纷恍然大悟,紧接着便是要顶礼膜拜一般了。

    今日的这一位没有报出名讳,村老盛伏见了只是尊称为:“吕科长。”

    显然,这一位是附近的大姓吕家的人。同样,也是攀升得十分迅速得到了梁益心看重的人。

    吕科长卡在了桥头,身后十数个税警挎着铁尺,招呼着一群没传制服的闲汉悄悄将四处离开村口的道路封堵住。

    就这般,在村口这大片的野地上,盛家庄数百人被围住了。

    吕伟迎环视众人,目光落在盛伏的身上,道:“眼下既然盛家庄的老少爷们都来了,那我也不废话了。前阵子朝廷下了令,要改田赋,想必政令大家也都知道了。”

    人群里一阵骚动传来。

    盛伏须发皆白,身边两个后辈搀扶着,心里头也跟着微微一颤:“小老儿是听说了,要收田赋。只是怎么个章程却还不晓得。按说,夏税、秋税都交了……却不知还要怎么个改法……”

    “秋税……只是收了,还没上交国库呢!”吕伟迎笑着道:“县里是按照旧例将过往的秋税收了……但是!按照这天赋改革的新法子,那只是先收一部分,再按照新法子再收一部分。多退少补,童叟无欺!”

    村口上猛地哄闹了起来。

    所有人嗡嗡闹闹的,纷纷是止不住的唉声叹气。

    这里,几乎没有一个人这一回按照已经征收的秋税会有多收部分退款的情况。真要有这种情况,吕伟迎也不会带着十几个税警拉起上百人手过来围堵。

    “这个怎么是好……”

    “难不成真要乖乖缴税?”

    “这才刚来了几天安生日子又要乱了起来……”

    “哼,俺才不想交。这都是过冬的救命粮,谁要抢,俺就拼命!”

    “对我也跟着拼命……不过,还是听听村老的意思。还有……盛老爷都没说话呢?”

    ……

    众人闹哄哄的,只是这实在是被逼到绝路去了。过冬这会儿的银子,每一粒都是可能是以后吊着命的东西。没有这些粮食,以后就只能流亡等死了。

    “肃静!肃静,大人和你们说话了,谁再闹,别乖爷爷我铁尺不留情!”

    “都是乡里乡亲的,要等我动手那可就没好果子了 !”

    一群税警们拿着铁尺敲击了起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夹杂着几个倒霉蛋撞上枪口以后铁尺打在肉上引发的惨叫声后,盛家庄的百姓们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了盛伏的身上。

    这一位老者乃是村里威望最高之人。

    盛伏自然是明白这关口加税的厉害。他几乎只是犹疑了一小会二就决定断然拒绝。

    只是,还未等盛伏开口,忽然间又是一阵哄闹声传了出来。不同于刚刚唉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