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盐政改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大明,盐商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龙腾小说 ltxsba.com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他们非常富有,也非常有权势,不仅交结朝廷地方的高官显宦,同时还会资助一部分底层读书人。可谓是有权有势,十分的厉害。

    论起天下富庶之地,以自然是以扬州为盛。

    同时,这又是一个朱慈烺历次变革都没有触及到的地方。在别的地方,或许新的经济元素,新的改革因素都已经渐渐推行,变得日新月异。但扬州,除了多了几个学校以外,看起来一点变化都没有。

    城中的盐商群体依旧是富甲天下,就连那些后起之秀的工坊主,海外探险家都依旧比不得他们富庶。

    钱多了,难免就惹人眼红。

    如果都是别人胡说八道,那也就罢了。可盐商大部分经商的确伴随着各种隐私之事,明面上他们持有盐引可以光明正大贩卖食盐,但大部分盐商都会贩卖私盐。

    这是一个法律禁止的黑色地带。

    贩卖私盐过程中为此发生的武装械斗之事自然层出不穷。

    而且,不少盐商还会放印子钱。

    自古以来,但凡讲究一点名声的人都不会放印子钱。这是一个将人逼上绝路的不二法门,谁沾上了,都要少不了一个贪财要命的判词。

    哪怕是朱慈烺刻意引导社会风气转变支持经商,那也支持的是合法经商,诚信有意社会的经商,而不是盐商这种依靠着政治特权的专卖制度而膨胀起来的商人群体。

    这就如同牙商一样,是注定应该灭绝的存在。

    再加上,前些年大明大厦将倾,帝国摇摇欲坠。朝廷的控制力急剧下降,盐税一降再降,已然到了历史最低点。

    去年,大明收入的全国财政总收入中,一共收入以宝钞计算共有七千万元宝钞,约莫是七千万两白银。

    但是,其中盐税却只有区区一百万零九万两。

    这是一个让扬州盐政有司惴惴不安的数字。

    他们实在有理由惴惴不安。

    就是朱慈烺,也太有理由愤怒的。

    对比宋明清三朝盐税,就以大明朝的盐税最低,而且是低到了极点。

    宋朝的盐税,朱慈烺记不得大约数字,却也清楚,常年都保持在一千万贯级别的数字上。而清朝,与明朝盐政仿佛,也依旧远超大明。

    原定历史里的乾隆年间,两淮盐商每年上缴盐税达600万两,占全国盐税的一半,每年盐税总收入约有1200万两白银。

    大明呢?

    今年只有一百零九万两,历史上最高的时期,也仅仅只有两百五十万两。

    两百五。

    好一个两百五。

    这是拿他朱慈烺当两百五呢!

    以产量与销售量计算。

    明代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每年盐产量是6亿斤,当时一斤折合现在596克,总量相当于现在的6.72亿斤。按照洪武、万历时期的官方统计,人口还是6000万,与北宋中期一样。

    按照每引得银6两6钱4分,应得白银1328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哪怕按照大明本来的制度,也应该手上千万两级别的盐税。

    但大明哪怕在最得力的时候,也仅有四分之一可以收上去。

    这无不是让朱慈烺为前任皇帝崇祯感觉悲哀,没钱的皇帝,比没钱的男人还惨。钱是男人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甚之。

    没钱的国家,迟早会崩坏。

    而那些盐商却只需要换一个主子巴结上去就行,他们大部分依旧能存活下去,依旧潇洒,并无两样。

    当然,大明盐政制度与宋朝时不太一样,有开中法。

    为了解决边镇粮食问题,大明便让渡了食盐专卖的利益。

    在开中法实施之时,这毫无疑问是两相便利之事。

    但伴随着时代变迁,已经有太多变化使得这渐渐无法施行。

    哪怕是坚硬的钢铁,在百年风霜之后也会生锈得轻轻一碰就会断裂,更何况是盐商这个群体,注定会为了更高的利润,侵吞朝廷的利益。

    好在,大明已经不用再担心军事上的危险。

    热武器的强大让大明有了吊打周遭任何帝国的力量。

    不管是蒙古部落还是东北白山黑水的渔猎部落,都不会成为大明边关的祸患。

    千年以来,困扰着文明种族的蛮族之祸已经消弭。

    这些年来,朱慈烺之所以放手教育的推行,凭借的就是九边军镇军费的迅速下降。

    建奴成为过去,蒙古鞑子温润如绵羊,在朱慈烺借鉴的满清蒙古政策之下沉醉于宗教与减丁之中。

    这样一来,原先许多不得不顾忌的因素已经不再成为需要担心的理由。

    两年前,大明开行授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