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雕之龙儿别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董小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百度搜:可以快速找到本站

    董小宛

    明朝未年前后,大明王朝进入风雨飘摇时期,关内农民义军反声鼎沸、烽烟四起;关外清兵虎视耽耽、屡犯内地。更多小说 ltxs520.com致使关内关外战火连绵,奔血飘卤、蝗旱成灾、哀鸿遍地。

    就在这个时候,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出了一个一代风流的奇女子,留下了一段悲欢离合的红粉佳话,她就是人称金陵八绝之一的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与秦淮南曲名妓─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冠白门、卞玉京、李香,等八人,被当时人称为金陵八绝。

    董小宛自小聪颖,八岁时就跟一班清客文人学诗、习画、作戏、操琴,三、四岁的时候,琴棋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加上她天资巧慧,容貌娟娟,十五岁艳织初张时,就名冠秦淮。所居钓鱼巷每日是车马骈溢、络绎不绝,门馆如市、宴无虚席。

    董小宛虽是风尘中人,但性如铁火金石,质似冰壶玉月。对于那些玉箸举馔、金炉飘香的家门权贵、寻花问柳的纨裤子弟们心生厌恶,莫不报以冷眼奚落。

    然而对当时聚汇南京,讲学谈经、主持清议、藏否人物、评议朝政、愤世忧国、傲啸文坛的“复社”名流文士,却态度截然不同。董小宛常与他们一起品茗清谈、评文论画、温酒吟诗、填词谱曲,可谓是无所抱泥,尽得其乐。

    崇祯十二年西元一六三九年,宵佳节。

    夜幕刚落,南京内已是锣鼓喧天,华灯齐放;秦淮两岸,河亭画楼,彩灯高悬、朱栏曲槛,绣帘半卷、红袖飘香,笙歌伴宴。

    秦淮河上,灯船花艇首尾相接,丝竹弦管腾腾如沸,水火激财泄影流光;南京城内,大街小巷、松枝竹叶,结棚张灯,光怪陆离,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更有那叫卖百叶千丝、杂碎熟切、灯圆油锤、梅子山楂的小贩,挑担提篮、穿街走巷,吆喝叫卖声声不绝于耳。

    董小宛生性淡泊,厌恶喧嚣,这一日托病谢客在家。她倚窗对月,不由吟起辛弃疾中的词句,当唸到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时,顿生寂寞之感,一时愁绪万千、泪如雨下。

    她铺开一张玉叶纸在书案上,提起一管紫竹羊毫,在一方鳝鱼黄凤池灵岩砚上,醮上香墨写下七律诗一首:火树银花三五夜,盘龙堆凤玉烛红;兰棉轻摇秦淮月,紫气烟笼钟山峰。明镜悬天犹有晕,幽兰虽香不禁风;断梗涯芳草何处逢

    悠悠一声长叹,刚刚放下笔来,母亲陈大娘跑上楼来,说媚香楼李大娘有请。这个李大娘不是别人,正是秦淮河龙门街旧院,人称旧院二李的李真丽。她虽是行户出身,却生性豪奭,崇尚名节,不重金钱,喜与复社人士来往。金陵八绝中与侯朝宗相爱的李香,就是她的养女。

    董小宛听到李大娘相邀,所宴请的客人又是名震一时的复社领袖,张天如老爷和一班熟识的朋友,又有卞玉京等要好姐妹作陪,于是带着使女惜惜,押了锦缎琴盒,乘轿而去。

    媚香楼座落在风光绮丽的秦淮河畔,前门临街、后厅临河,元宵之夜花楼河厅一片灯光烟火辉煌。雕镂精细、陈设雅致的花楼河厅,朝外摆着一张紫擅长条几,正中放着一只博山镂山镂雕香炉,飘起缕缕轻烟;两边各摆着一只青瓷双虾瓶,分插着一束玉蝶梅花和紫烟芍药。

    在条石当中壁上挂了一幅北宋和尚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上面有苏轼的题诗:竹林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旁写着一副对联:松风吹桃雨,竹韵伴兰香,是董其昌的手笔。

    张天如、陈定生、方密之、侯朝宗几位正坐在紫藤太师椅上,品着玉芽香茶,忽报董小宛来到。张天如人闻其名,未见其面。听说她来到,不由份外注视着她。

    随着珠帘一阵摆动,进来一位女子。只见她面如桃腮,眼如秋水、发如堆云,齿如编贝,上披团花缠枝苏绣披风,下着洒金柚丝网边罗裙,宫腰嫋嫋,莲步轻移来到张天如面前,道了万福,说道:让老爷久等了,实在不该。

    张天如道:久闻佳名,此次归家路过,得以一睹芳容,具是名不虚传。

    小宛娇羞地说道:厕身平康,无善可誉。老爷言重,确实难当。又一一向三位公子寒喧行礼。

    李大娘见众人到齐,连忙摆开席面,刚好十人围成一团,先置上冰盘;酒过数巡,又相继递上琥珀油鸡、水晶白鸭、蝴蝶海参、松鼠桂鱼、雪花虾球、翡翠鱼圆等热菜。

    张天如面对满桌时菜佳肴,谈起当前外有强敌,内有战乱的危亡局势,及江南内地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混沌生活,不由得感慨万分,他勉励在座复社人士在国家危之时应切记:一定要敦忠信,尚气节,继承东林馀烈,以天下为己任,尽力以赴,不辱身后之名又说:功名是效忠之途,气节为立身之本。这番慷慨陈词,引得满桌长吁短叹。

    董小宛、李香听了他们对国事的议论,更加增添了对复社志士的敬仰。李大娘见张天如等沉浸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