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警的简单任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 部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苏妲己早知道杨戬之能,这戏耍自己的把戏定是他所为,心中对他之恨更增一分。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苏妲己冲杨戬走上几步,大声道:三眼怪人,你可是杨戬?我正要寻你替袁大哥报仇,不想你今日又施此邪术哄骗于我……

    原来这偷天换日的一招正是杨戬的功劳,自二妖纠缠武王行乐,原是别有用心,但武王颇有天赋,加上之前受了二妖所放的迷香,变得异乎寻常的威猛,把二妖弄得是s情难抑,y心高起,到了情浓之处,得意外形,便回复了放荡形骸,便不觉得泄妖气,以至被姜尚发觉。

    姜尚掐算一回,又起了一课,王帐中情形便己知大概。于是安排下计策来收服二妖。子牙先使杨戬变成蛉虫潜入王帐,然后让南宫适在外制造动静,吸引二妖以利杨戬行事。

    等到帐外咶燥一起,那二妖果然离开武王去看,更妙在南宫出声之前,武王精元正好糊住了二妖双眼,在子牙安排之下,又有人踢翻了火把,使得帐内光线陡然一暗,杨戬立时将武王转入榻后,等二妖回转过来时,他已经化身成了武王模样。

    原本以妲己精明,不会轻易泄了行踪,只是这其中另有一个缘由。二妖本想入了周营便将武王擒入朝歌,先要挟姜尚退兵,再得杨戬自裁以报袁洪之仇。

    如果被周军发现,此计不成就直接斩了武王。可没想到一见武王,让妲己立时想起武王之兄伯邑考来。

    想当初伯邑考入朝进贡,想质回文王,不想被妲己看中,意欲委身于他,无奈伯邑考宁死不坏臣节,最终被施以醢刑。苏妲己虽然害死伯邑考,但心中却对他念念不忘。后来她力主纣王多次调兵攻打西歧,说是为朝廷除逆,实则是为了发泄自己因爱不成反生恨的愁肠。

    这次进周营见到武王,心中实是说不出的爱恨交织,看到武王与商后温存,便隐隐幻想成伯邑考和自己,到最后情难自禁诱惑武王,也是暗暗把他当成了乃兄。后来双方歌罢曲协,情潮退却,苏妲己才始明白,时异事移人亦非,心头百感千愁,忘了擒武王退兵的初衷,甚至连忘了袁洪的仇也忘了。

    其实连苏妲己自己也不知道,她与袁洪只是妖与妖之间的艳色,鱼与水之间的激情。是欲望对欲望的征伐,是兽性对兽性的扩张。而她初次见到伯邑考时,面前这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公子,才真正撩动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心弦。

    可此时此刻,对着站着的这个敌人,他酷似伯邑考的外表,一个内敛一个外放,但都透着绝不屈服的那种神态,让她恼火,让她愤恨——尽管如此,她还是不忍自己动手杀死武王,似乎这是她对心上人稍稍表达的一点歉疚,所以她让胡喜妹动了手。

    可是——可是自己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自以为是的解脱,都被这个钓鱼的姜老头儿变成了众目睽睽下的一个玩笑。苏妲己长笑一声,接着一声嘶叫,变成了九尾狐妖原来的模样。九尾狐显了原身之后,依旧是一丝不挂,只是身后多出九根洁白的狐尾。

    从美丽上来说,这狐妖的样子比苏妲己不惶多让,只不过显得更娇艳更多了几分诡异的诱惑;从身材上来,这狐妖的身子比苏妲己那种贵小姐的感觉不同,变化丰富的多,细节夸张的多。以至于周营中有人不禁暗想,如果不是为了借托身份,以这妖狐本来的面目去蛊惑纣王,恐怕成汤天下要更早灭亡了。

    正在众人胡思乱想之际,九尾狐已经一纵来到了姜丞相身前,见她将身子一扭,背后九根狐尾像长鞭一样分朝周营众人打来,其中两条攻向子牙,子牙挥出打神鞭与二尾缠斗起来,杨戬哪吒武吉等人也纷纷挥兵器抵挡,却不料还有一只尾巴直扑武王而去,好在杨戬,嘴中呼哨一声,哮天犬腾的跳起,一口咬住了那条狐尾。剩下胡喜妹跟着现出原形,乃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雉j飞在半空,雷震子跟着展开风雷双翼迎上前去。

    双方这一阵厮杀,从一开始便是一边倒的局面,胡喜妹当然不是雷震子g下敌手,苏妲己盛怒之下以一敌九,众人更不将它放在眼里。那苏妲己于是嘴中不停咒骂武王姜尚,说武王不合兴叛逆之兵,说姜尚为谋显爵置天下苍生与水火。

    又说若不是自己当年处死伯邑考,姬发小儿哪有你今日之位。

    妲己辱骂之词越发难听,只不过是为了扰乱周军心神,以便自己趁乱逃走。

    可姜尚等人哪里容她在军前胡言乱语,姜尚喝令众人退开,自己解下身上杏黄袍往天空一展,那袍见风张大,慢慢往二妖卷去。二妖见杏黄袍眼看裹住自己,便化成两股青烟分开两处,意欲逃遁。不想那袍之外,还有一层看似无形却似有形之物,将四面八方统统围住,使二妖只能越靠越拢,渐渐被迫于一处,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