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军之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隐忧与初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怡换上去则是有自己的顾虑:苏立群场上发挥得虽然不错,也是胡进任教练时就启用的老队员,但毕竟是八一队送到国家队的,他作为以前的八一队教头,要“避嫌”;同时,他也怕王怡对自已被换下场心里不通,与教练造成对立情绪。毕竟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队员,以后还要用她。

    他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周晓兰爽快地说:

    “你是国家队教练,不要顾虑那么多。”

    那次大奖赛打了第二,和上下一致不无关系。

    这次亚锦赛,栗晓峰做了充分准备。赛前,他请了天津体育学院一群老教授搞了专门课题,根据大奖赛二负韩国,四国赛一负日本所遇到的情况,搞了一本心理测试题,输在了什么地方?是技术,意志,还是心理素质?逐条填写,一天一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因为栗晓峰认为:中国队比韩国队技术上应该说略胜一筹,只是心理素质我们不如韩国。

    在技战术上,栗晓峰也准备了细致的方案。

    半决赛中与韩国队狭路相逢,中国姑娘因为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又克一城。

    决赛中,中国姑娘与“东洋魔女”对垒。

    中国队亮出了经过几个月的比赛训练调试出的最佳阵容:副攻手赖亚文、王怡,主攻手潘文利、孙玥,接应二传崔咏梅。

    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

    对韩国比赛时,中国队首局失利,出于战术的需要,栗晓峰将两名主攻手的位置作了调整,效果颇佳。观看比赛的日本队主教练米田一典看在眼中,回到队里便让队内陪主力阵容训练的B组队员,佩戴上中国队主力队员的号码,按照中国队调整过的位置站位,模仿中国队的打法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名观看训练的中国记者把信息通报了栗晓峰。

    栗晓峰和副教练李秋江急忙商量对策:31日晚就要同日本队决赛,究竟是采取原来的阵式还是采取对韩国队比赛时第2局以后的阵式?两人冥思苦想,一直推敲至深夜,光是烟蒂就塞满了整整两个烟灰缸。最后,栗晓峰一拍大腿,道:

    “秋江,我看潘文利与孙玥的位置需要对调,马芳和崔咏梅的位置也要对调!”

    李秋江略一沉思,拍手称妙:“对,这样日本队的战术就要受制于我们的高拦网!”

    为了不打草惊蛇,中国队直到31日早晨才将队伍拉到练习馆,按照这个新的站位阵式,让替补队员穿上日本主力队员的号码衣,模仿日本队的打法进行针对性演练,效果果然极佳。这时即便米田一典知道也无计可施了,因为距正式比赛不过还有几个小时。

    果然,晚上决战时中国队的阵容刚一亮出,坐在教练席上的米田一典便暗暗叫苦不迭,懊悔自己中计。

    有备而来的日本队也傻了,主攻手福田记代子本来要从中国队身材矮小的马芳头上打开缺口,站在网对面等待她的却是拦网最为凶狠的潘文利;大林素子也看到身高接近1.90米的赖亚文和王怡正对她严阵以待……

    中国队攻势凌厉,日本队的优势难以发挥,不到20分钟就痛失首局。

    米田一典在第二局急忙调整了轮次,将主攻手福田记代子换到马芳的对面,力图打开网上缺口,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栗晓峰估计到米田一典有可能改变战术,在换场地时已先于米田将马芳与崔咏梅的位置对调,福田记代子面对身材高大的崔咏梅难有建树,中国女队很快又以15比9再下一局。

    第三局米田一典虽又变幻招数,终因网上实力稍逊而回天力……

    中国队以全胜战绩卫冕成功。

    10

    “最佳教练:栗晓峰——!”

    扩音器把国际排联竞赛委员会主席的声音送到上海万人馆的每一个角落。

    乐队奏起了欢快的进行曲。

    伴着观众有节奏的掌声,栗晓峰走上领奖台,从亚洲排联官员的手中接过了一只做工精巧的景泰蓝奖杯,然后双手高高托起,面带微笑地转动身躯,向热情的观众致意。

    其实,此刻栗晓峰的心里并不感到轻松。

    摘取了亚锦赛的桂冠,只是取得了进军世锦赛的“入门证”。要在圣保罗一试身手,可谓强手如林:古巴队的实力为世人公认,自不必说;光是实力和中国队旗鼓相当的就有巴西、秘鲁、美国、俄罗斯等好几个队,要在世锦赛上取得好成绩,不但需要技战术上的调整与出新,更需要全队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需要体委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与协作。

    可是,参加亚锦赛,居然没有人出钱负责为女排买机票。还是栗晓峰和队员一起凑的钱,托了关系走的后门,才好不容易买了机票。以致他的妻子颇为不解:“你这是开的什么国际玩笑,怎么要靠你们自己凑钱,托关系走后门去买机票啊?”

    栗晓峰无言以对。

    他更为想不到的是,夺魁回来,竟没人给他们报销旅费。主管部门说这是国际比赛,经费应该由业务部门负担,业务部门则认为这是在中国进行的比赛,应该由主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