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俗人回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9章 二桃杀三士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记者没白跑一趟。

    第一次正面打交道,以后几年极有可能还用得着人家,边学道给四山媒体记者的礼物很重,一支进口录音笔,加上500块的红包。

    送记者录音笔,特别实用,甚至可以说天天用。从2006年往回数10年,在记者最牛的20世纪90年代,也很少见这么重的礼物。

    边学道要的不仅是人情,还有印象分。

    齐三书不是边学道的保姆,况且不是所有事齐三书都适合插手。

    做朋友,也要有分寸。

    以后一旦在四山出什么事,媒体里的人脉能在特定时候体现出意想不到的威力,老媒体人边学道深知这一。

    花小钱,换一堆笑脸,这钱花得值。而且相比于整个抗震教学楼计划,这钱微不足道。

    东西肯定给,但中间要有小曲折。

    手提袋里有10支录音笔,今天来了8个记者,刚才边学道故意说礼物准备的不够,是说给杨恩乔听的。

    杨恩乔不知道边学道的用意,但伸手掏出了10个红包,5支录音笔。

    也没避讳马校长和王月,红包直接就分了。

    到录音笔,杨恩乔为难,记者们也为难。

    说是见者有份,明天可以补领,问题是今天这5个谁先拿?大家是一个新闻战线的不假,可不在一个单位,没啥谦让精神,但也好个脸面。

    边学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二桃杀三士。

    倒不是想让记者怎么着,就是让他们互相制衡,今天谁也拿不走录音笔,明天一起找杨恩乔领。

    为什么这样做呢?

    记者们回去,对边学道今天的言行,不把报道写得漂漂亮亮的,发得敞敞亮亮的,明天好意思去找人家助理拿礼物吗?

    而且各家媒体都会报道,中间还有个对比的问题。

    基于此,今天回去,记者们只能挖空心思替边学道和敢为集团说好话。

    8个人,5支录音笔,杨恩乔笑呵呵的不主动分,记者们也不好意思上去就拿。

    最后电视台的记者说话了:“要不今天就不拿了,明天再找助理领。”

    杨恩乔听了,笑着接话说:“好,下午我去采购,保证一个品牌,一个品质。真不好意思,还让大家多跑一趟。”

    到这,该说的话都说了,第一阶段完事。

    走出教室,8个记者一合计,派了个代表过来拉住杨恩乔:“我是四山都市报的,我姓吴,您贵姓?”

    杨恩乔跟对方握手说:“免贵姓杨,杨恩乔,恩义的恩,乔木的乔。”

    吴姓记者问杨恩乔:“杨助理,你给大家透个信,对明天的报道,边总有啥想法没?说出来,大家也好下笔。”

    对此杨恩乔早有准备,跟吴姓记者说:“具体要求倒没说,但是……”

    “我们边总在松江时,对报道有一些要求,总的来说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事实,不说大话,要经得起别人审视和追问。”

    吴姓记者赔笑说:“你们边总是个谨慎人。”

    杨恩乔说:“对,差不多就这个意思。现在的网络太厉害了,什么事放上去,一时也说不清个黑白。边总住院时跟我提过一嘴,我理解呢,这次的报道,把捐助的来龙去脉说清就好,让读者们知道,边总和敢为集团的捐助,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沽名钓誉,确实是王老师和学生们救了边总,他才会不惜重金回报恩人。”

    吴姓记者听了,不停头,说:“我明白了,善行回报义举。”

    杨恩乔拍着吴记者的肩膀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还是你会总结。你看我说了一堆,你一句话就说透了。”

    很快,吴记者回去,把从杨恩乔这打听到的信息告诉了其他记者。

    分别前,边学道跟记者们挨个握手:“以后有机会去松江,一定联系我,吃住一条龙,没说的。”

    ……

    记者们开车先走了。

    边学道上车前,跟马校长说:“马校长,我今天说的,您尽快跟上级部门汇报一下,免得有什么插曲。”

    说完,边学道扭头看向王月,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郑重地说:“这是我的名片,你以后遇到什么困难,直接联系我,我能办的决不推辞。”

    马校长看着边学道手里的名片,心说我滴个乖乖,这边总也太讲究了,前面不算完,后面还有这个呢。

    王月迟疑了一下,双手接过名片。

    看着王月手里的名片,马校长这个羡慕啊。可是他知道,羡慕没用,就算名片在他手里,打上面的电话,也不好使,他不是王月,下雨那天没送学生回家恰好碰上那起车祸。

    站在校门口把人都送走,马校长叫上王月跟他去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马校长先咕咚咕咚喝了一大茶缸凉白开,端着茶缸,打了个水嗝,然后坐到椅子上,看着王月说:“小王啊,你这运气啊,真是……。”

    王月心里还在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