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雄秦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锻铁造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殿下所说,使用风箱之后,炉温大为提高!”

    “嗯……”林玧琰点了点头,这个结果他已经是预料到了。

    “殿下似乎是并不在意?”陆丰也是反问道。

    “不过是提高了一下炉温让铁更快烧红而已,有什么可在意的……”林玧琰也是如此回道。

    陆丰闻言,也是内心嗤笑一声,行内人和行外人看到的就是不一样,不过公子琰殿下乃是公子,对于锻铁一事不了解是正常的。

    当下陆丰神情不由激动的道:“殿下,何止是让铁块更快烧红一面,殿下,炉温升高对锻铁可是有着极大的裨益的!”

    “哦?”林玧琰看回了陆丰,道:“你说便是。”

    “锻铁一靠炉火,二靠锻打,三靠淬火,其中,炉火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大秦如今最好的锻铁技术便是九锻铁,而殿下常见到的便是五锻铁,至于中原锻铁技术发达,可以达到十锻铁以上,传说吴越之地更是历害,已经是达到了三十锻锻铁的境界了!”

    “锻铁?这是什么门道?!”林玧琰问道,他对锻铁也是知之甚少。

    陆丰解释道:“这每次锻铁的步骤则是先将铁块烧红,反复捶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进行淬火,这一个步骤下来便是称为【一锻铁,每次进行锻铁后,便是称重,若重量减少,便算是锻铁成功,计为一锻铁,若是没有减少,则不能算锻铁成功,五锻铁便是成功锻铁五次,以此类推,七锻铁,十锻铁,乃至二十锻铁皆是如此。”

    陆丰顿了顿,继续说道:“每锻一次,这铁里的杂质就越少,相应的,铸造出来的兵器便是越加坚硬,中原锻铁技术最有名的便是韩国,曾经边军在战场上缴获了韩人的阔剑,已经是到达了十五的境界了,因此世人常说,【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指的便是韩人的军中阔剑!”

    “唔……”林玧琰问道:“炉温提高就能提高锻数?!”

    “这是当然了!”陆丰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解释道:“以往限制锻数最大的便是炉温了,殿下如今拿出了风箱这等利器,想来我们也可以达到十锻以上,乃至二十锻,似乎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那韩国为何能够拥有十五锻额额技艺?!”林玧琰也是问道,诚然,风箱这等利器韩国是没有的。

    陆丰想了想道:“韩国的铁炉构造似乎有所不同,极易聚温,再者,韩人的底火材质也是不同,取用的是一种叫做【黑石的东西,至于是什么,韩人卡的很严,一直没有泄露出来,就不得而知了。”

    【黑石

    林玧琰一听到这个名字,结合它作为底火材质的身份,便是知晓了此乃是何物……

    煤!

    应该就是煤了,煤燃烧的温度的确是要超过木头的。

    想到这,林玧琰点点头,大秦境内也肯定分布着煤矿,不过想要短时间找到怕是不现实,因此也只是记下了此事,随即又是看向了陆丰问道:“那吴越之地呢,他们的三十锻又是怎么回事?!”

    陆丰闻言特意解释道:“殿下,要特意说明的是,虽然如今在战场上发现了韩人有十五锻的技艺,并不是说明韩人只是掌握了十五锻,可能他们也有二十锻,不过耗时耗力,无法大规模运用于军队罢了。”

    “但吴越之地却是占尽天时地利,名匠辈出,却是能够让二十锻技艺大规模应用于军队,其中吴国名匠干将莫邪都是锻铁大匠,他们以天地之火凝炼铁胚,锻造成器,其铸造的绝世宝剑即便是二十锻,也能够削断。”

    “天地之火?!”林玧琰惊诧这个名头。

    “嗯……”陆丰点点头,道:“吴越多荒山,每至暴雨之前,雷霆劈入山中,山中某处地池去燃起地火,长达数十年可以不息,吴越锻铁名匠便是以此锻铁,造出来的宝剑即便是中原的锻铁技艺也是望尘莫及!”

    “天雷勾地火?!”

    林玧琰脑海中突然是冒出来了这五个字。

    林玧琰知道这可能是吴越之地的荒山多分布煤气口或者油气口,雷电送入火,便能够引燃,毫无意外的话,这种煤气口或油气口能烧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看来这锻铁底火以煤气油气最佳,煤炭次之,而木柴最次了。

    一想到这,林玧琰便是觉得油煤等物距离现在又是太远,想想还是作罢,风箱的加成应该能够弥补和韩人的锻铁技艺差距,顶多再从火炉的聚火构造入手,未必不能赶超晋韩氏。

    大秦的【七锻铁技艺或许能够满足日常农具的需求,但是远远达不到林玧琰心目中对武器制造的要求。

    如今羽林军中的武器乃是边军淘换的军备,乃用的便是【七锻铁的技艺,这种硬度的铁质兵器如戈矛等替换需求很大。

    因此,林玧琰对羽林军暂时的军备打算仅仅是放在了【弓弩之上,因为弓弩并不需要用到多少铁,而大秦境内又是多生产桑柘木。

    尤其是在泌阳铁矿至铸造坊的直道铺设中,便是在原始森林中发现了大量上了年份的桑柘木,这种材质制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