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族王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二章 清野坚壁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来想去,北皇子也没有想出个头绪,更别说是下定决心了。更多小说 ltxsba.com

    最后,北皇子把自己的手下也召集到一起,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

    北皇子麾下,倒是不乏有见识的将领。一个将领就建议,眼下的态势,秦军已经不是某一方势力所能单独面对的了。

    在这个前提下,联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按照东皇子的要求予以声援,那么就会让两方的联盟蒙上巨大的阴影。

    因而,驰援或者是声援东皇子是势在必行的。

    也就是说,出兵陈列于东皇子边境是肯定要实施的,但这样一来自己地盘这边的兵力就会空虚。

    如果秦宁想要对付北皇子,那兵出一夫关,直接面对北皇子南部势力范围是最佳的选择。而那个地方,地势开阔,不利于防御。最主要的是那里的小城市偏多,驻军零散,更不利于大规模的防御战。

    即便是没有抽调兵力驰援东皇子,南部与一夫关相邻的小城市也是守不住的。既然是这样的情况,索性就放秦军进来,以一些大型的城市作为防御据点,抵抗秦军的进攻。

    北皇子也是智计之辈,一听这位将领的发言,马上就领会到了其中的精髓:“你是说,进行清野坚壁,利用广阔的战略空间消耗秦军的士气和物资?”

    这位将领笑道:“殿下所言极是。秦军凶猛,绝非正面所能抗衡。只有不断消耗秦军的军心士气之下,才有可能与之一较高下。秦军最为厉害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大型的传送阵传送物资。在短时间内集结太多的军械装备。但在我们的境内,可是没有这样的传送阵的。”

    北皇子连连点头,觉得这个建议非常符合现在的时宜,就同意了这个清野坚壁的计划。

    正要下令。又有一位将领给出了一个馊主意。

    说秦军最擅长的就是笼络人心,虽然清野坚壁能够迟滞阻碍秦军的步伐,但普通民众一旦被秦军所收买,那么即便是够收复失地。也是留有后患的。

    为了让民众不被秦军收买,也为了让普通的民众与秦军为敌,可以派出一支部队,化装成秦军,去对普通民众做一些烧杀抢掠的事情。

    这样秦军就会激起民愤,会把秦军当成敌人而激烈反抗的。

    这个主意,可是让北皇子有点迟疑。不管怎么说,对治下的普通民众做出这样的事情。在心理上就有些过不去的。

    出主意的将领说道:“殿下仁慈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现在情非得已,只要是能够给秦军制造麻烦的事情,我们就不得不去做啊。”

    北皇子重重叹息一声说道:“也没有办法了,就这样去做吧。”

    与此同时,各个方面的情报再次汇聚到了秦宁那里。东皇子的表现也正是在秦宁的预料之内的。熊水族出兵,现在还不能对秦军怎样,这个可以忽略掉。而北皇子那边能够出兵,却是让秦宁欣喜若狂。

    秦宁暗中命令武重桐继续保持着对东皇子高压的态势,让沙行平做武重桐的战略预备队,一旦武重桐这里有事情,沙行平要第一时间予以增援。秦宁自己则是悄悄到了北部边界,跟这里秘密调动的十万秦军会和。

    夜半时分,秦宁命令一夫关打开关卡,率领十万大军涌出了一夫关。

    秦宁率领十万秦军,连夜行军,天亮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北皇子辖下的一座小城万夫城。

    这就奇怪了。秦军目前可还没有经过这里,这里能够有什么人能够制造这样的破坏呢?这周边可是没有土匪一类的势力存在啊。

    走过了一条街,秦宁发现一户人家,一个老者正坐在地上嚎哭不已。

    秦宁马上过去,把老者扶了起来,柔声道:“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啊?”

    老者泪流满面哭道:“家破人亡,你说我为什么哭啊。”

    秦宁恻隐之心顿起:“咳,死者长已矣,老人家节哀顺变吧。我是秦宁。是秦军的统兵将领。老人家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话……”

    还没等秦宁说完,老者猛地擦干眼泪,两眼放光说道:“你是秦宁?是秦军的将领?”

    秦宁下意识点点头:“是啊。”

    “我跟你拼了!”老者疯了一般,一下子抱住了秦宁。就要跟秦宁拼命。

    旁边的秦军战士一看,上来一使劲。就把老者给拽到了一边,抬手已经把战刀抽出来了。

    秦宁急忙制止:“慢着!别伤了老人家。”

    制止了想要杀老人的战士,秦宁依旧是满脸和煦过去搀扶老人:“老人家,你这是怎么了?秦宁跟您无冤无仇,还想帮助您,您这是为了什么啊?”

    老者撒泼一样不让秦宁靠近:“为了什么?你们秦军杀了我的儿子,奸污我的儿媳妇,抢了我的东西,你说我是为了什么啊?”

    秦宁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转念一想,秦军现在还在后面驻扎,到这座城池的,就是自己和这一千人,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