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辽东钉子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光复四州 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爹,这是张侯爷送来的东西,请您过目!”

    毛承禄恭恭敬敬将清单送到了毛文龙手里,毛文龙急忙接过来,仔细观看,渐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更多小说 ltxsba.com

    “好啊,定辽侯果然慷慨大方,这下子咱们可就能出兵打鞑子了!”毛文龙欣慰地说道。

    在两边的部将纷纷结果清点,也都看了起来。有武器,有粮食,有银元,的确十分全面,大家都挺满意的。

    可是也有人撇撇嘴,心腹部将王辅就不以为然。

    “大帅,东西虽然不少,可是也不算多,尤其是粮食,才给了两万石,未免太抠门了!”

    陈忠也说道:“没错,刀枪兵器,有好的用好的,没有好的破的也能对付,可是唯独粮食不行,一顿不吃饿得慌,三顿不吃腿发慌,咱们出战一场,两万石恐怖不够啊!”

    张侯爷又不是咱们的上司,他给粮食就是人情,难道没有他的粮食,我们就不打鞑子了吗?”。

    帅厅气氛为之一僵,毛文龙突然笑道:“你们的都别吵了,我说张侯爷大方是有依据的,这些只不过是定金而已,大头儿还在后面!”

    “噢?大帅,你可有把握?”

    “那是自然。”毛文龙笑道:“朝廷历来都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让我们打仗,先给一点好处,等打完了就把你扔在一边,可是张侯爷不是这样的人,据我所知,他光是在朝鲜就买了不下一百万石粮食。”

    “天啊!”

    在场的武将都吓傻了,一个个目瞪口呆,口水满地,这能养活多少人啊!

    “张恪有金山银山不成,他怎么能买到这么多粮食?”陈忠惊骇地问道。

    “张侯爷的本事我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你们都听着,这一次务必配合好义州兵,打出咱们东江镇的威风,到时候就算向张侯爷讨饭,我的底气也充足啊!”

    东江镇的众将一听纷纷点头,他们守在荒无人烟的皮岛,粮食就是最大的魔咒,若是张恪真有那么大的本事,给他干活也未尝不可!

    在毛文龙的指挥之下,东江镇抽调最精锐的五千人。海陆并进,向着镇江堡和义州杀来。

    ……

    砰砰砰!

    枪声响成一片,自从义州兵加入战斗之后,战场情况完全是一面倒。义州兵的火铳又准又恨,鞑子的骑兵完全就是招摇的靶子。他们所过之处,鞑子纷纷被击落马下。干净利落,一点都不迟疑。

    杀了鞑子之后,他们连看都不看,直接向前奔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那些海盗都看得眼睛直了,这他娘的才是厉害呢!

    他们拼死拼活,杀不了一个鞑子,自己还要搭上好几个。可是人家义州兵呢,只要轻轻扣下扳机,鞑子就落到马下,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海盗从来都是敬佩强者。义州兵的强悍作风让他们几乎五体投地。他们主动跟在火铳手的后面,没死的鞑子他们扑上去补一刀,死了的毫不犹豫砍下脑袋。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腰上,这可都是请功受赏的证明。

    每每看到被打烂的人头,海盗们都后悔不迭。一枪爆头固然爽快,可是脑袋没法换银子了,简直太浪费!

    其实海盗们不知道,义州兵已经摒弃了单纯靠人头计算战功的做法。

    张恪更加看重战斗表现,从伍长算起,每一个军官在战后都要如实记录战斗经过,向上报告核实。

    然后确定赏赐,除了传统的银子之外,张恪还推行了新的办法,那就是给予士兵“战斗英雄”勋章,分成金银铜三等。

    只要得到勋章,就拥有见官不跪的权力,而且得到银质勋章以上,就可以解除军户身份,后代可以自主择业。

    这一条规定颁布,军户出身的士兵都哭了。

    自从朱元璋搞出来军户制度之后,不知把多少人都逼疯了,一人当兵全家受难,爹死了儿子上,哥哥死了兄弟上,男丁都死了,还要从亲戚家里找一个充数,总而言之世世代代都别想逃过魔咒。

    除了极少数能通过科举考试解除军户身份,再有就是逃跑,到别的地方当黑户,可是同样没法出头。

    如今张恪搞出了勋章制度,这下子可激发了那些军户的斗志,原本募兵战斗力远远超出军户世兵,可是知道战斗表现好,能改变一家人命运之后,每一个世兵都拼了命。

    别管面对何种惨烈的战况,他们都毫不退缩,俨然成了义州兵的中坚。

    明军大踏步向前,渐渐把鞑子逼出了沙滩,四周枪声隆隆,炮响不断。鞑子奋力反扑,可是依旧没法扭不利的局面。

    “娘的,人比人气死人!”许望啐了一口带血的浓痰,他刚刚斩杀了五六个鞑子,浑身一点劲都没有,只能坐在地上,大口喘气,看着明军向前冲去。

    突然许望看到从一旁的死人堆里突然爬起来一个浑身是血的鞑子,他面目狰狞,张弓搭箭。

    嗖的一声,一支重箭正好射中一个火铳手的胸前,箭头从铠甲缝隙刺入,半支箭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