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宋郡策略【二合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估计有几日了。”蔺玉阳回答道。

    赵弘润翻开奏章,瞥了一眼内容后落款处标注的日期,换算了一下后,这才发现正是他父皇于甘露殿下诏册立他为太子的当日。

    “呵,挺识趣的嘛。”

    赵弘润哂笑一声,不过再一看奏章的内容,他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也难怪,毕竟郑图、陶嵇、杨宜这三人的辞表,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讯息,证明这三人根本就不是真心辞官,而是以退为进、借表达忠心想保留如今的官职而已。

    不过这也不奇怪,刚刚当上尚书没几日,谁肯真心退下来呢?

    “唔……”

    沉吟了一番后,赵弘润走到自己的座位,随后将这三份辞表丢在案几上。

    由于前几日事物繁多,他还真没闲情处理这件事,不过既然今日碰到了,赵弘润倒也不介意听听这些内朝官员的意见。

    “诸位怎么看?”赵弘润问道。

    可能是还没有适应「内朝大臣」这个角色,殿内诸大臣面面相觑,似乎仍无法接受太子殿下竟然会询问他们有关于任免尚书一事的意见。

    而就在这时,就听有人镇定地说道:“在下认为,应当另择人选!”

    “……”

    殿内诸人下意识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这才发现,方才说话的竟是张启功。

    “另择人选?”虞子启露出几许古怪之色,略带讥讽地说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三人,可是张大人推举的吧?这今日张大人却……呵呵,张大人还真是薄性啊。”

    张启功当然知道虞子启这是故意刁难他,毕竟他曾力主旧太子赵誉罢黜了蔺玉阳、虞子启、冯玉三人的官职。

    “此一时彼一时也。”张启功站起身来,正色说道:“所谓食君禄、忠君事,当初雍王殿下委用在下,在下自然要为雍王的利益考虑……包括罢黜蔺大人、虞大人与冯大人;而如今,在下已决心为太子殿下效力,自然一切要以太子殿下的利益为主……”

    “……”

    听着张启功那直白的话,内殿诸大臣不由地眼角抽搐了几下。

    其实道理他们都明白,而虞子启也只是看张启功不爽而讥讽了一句而已,只是没想到的是,张启功居然解释地如此直白,这反而让虞子启感到有些尴尬。

    见殿内的气氛有些尴尬,赵弘润笑着岔开话题道:“既然内朝出现分歧,那投票表决好了,唔,启功的意见是「罢黜」,诸位呢?……李粱大人,要不你先来?”

    李粱知道赵弘润是想缓和气氛,非常配合地故意叹了口气,随即表情古怪地幽幽说道:“既然太子殿下询问在下这个被杨宜取而代之的原户部尚书,那在下可就要站在张大人这边了……”

    纵使赵弘润等人明知李粱是故意作怪,却也忍不住笑了出声。

    而此时,李粱这才摆摆手,笑着说道:“玩笑玩笑,李某可不敢假公济私、伺机报复。”说罢,他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李某以为,郑图、陶嵇、杨宜,太子殿下不妨先用他们一阵,这有利于太子殿下将朝野的势力拧成一股……”

    “臣附议。”礼部尚书杜宥符合道。

    一圈下来,除了张启功表示反对委用外,其余内朝诸臣都倾向于李粱的意见。

    道理很简单,郑图、陶嵇、杨宜,这三位朝臣是由旧太子赵誉提拔起来的,若是太子赵润将其罢黜,难免就会让雍王党这一撮人失望——虽说以目前赵弘润的权势来说,就算雍王党势力不支持他,也丝毫不会影响赵弘润的太子地位,但说到底,这对于日后要执掌整个魏国的赵弘润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皇子可以朋党,但对于君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依旧重用郑图、陶嵇、杨宜三人,借此将雍王党那一撮人拉拢到太子赵润这边,这才是上策。

    至于日后郑图、陶嵇、杨宜三人若是犯下了什么过失而遭到罢黜,那就不关赵弘润什么事了。

    “好,那就让他们三人留任吧。”

    赵弘润轻飘飘地就决定了郑图、陶嵇、杨宜三位朝中尚书的任免之事。

    看了一眼殿内诸人脸上的笑容,张启功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别看七票对一票,仿佛张启功输了,但事实上,以张启功的才智来说,难道果真不懂得这个道理么?

    当然不是,只不过,以他目前的立场来说,他必须这么说,借此向太子赵润表明,他已跟过去、与雍王党划清界限。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诸位内朝官员,都没有奚落张启功仅仅只有他自己一票的事,哪怕是虞子启都不曾开口,因为他们也清楚,张启功非但没有输,而且还赢了——赢在了另外一件事上。

    在庆贺了一番内朝首次集体表决的大事后,赵弘润询问道:“对了,那四份诏令可曾拟好了?”

    他所说的四份诏令,即是指「恢复浚水军且由李岌担任主将」、「恢复成皋军且由周奎出任主将」、「恢复汾陉军且由蔡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