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丧家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节:丧家狗:我读论语(1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段话,前因后果不太清楚,皇疏有一段辩论。龙腾小说 ltxsba.com他说,我们不知道,子华的母亲是不是真缺粮,如果缺,子华这么阔气,是不孝;孔子不肯多给,是不仁。如果不缺,冉求给那么多,是不智。其实,情况可能是,子华的母亲并不缺粮,子华并非不孝;孔子不肯多给,也合情合理,并非不仁;冉求考虑到朋友出门在外,他妈就等于我妈,也没什么不对。冉求不拿自己的禄米给子华的妈,是因为自己给了,别人就会以为子华的妈缺粮,因而指责子华不孝。他向孔子请粟,虽然引起孔子不快,但大家可以明白,原来子华的妈并不缺粮。总而言之,冉求替朋友着想,很仗义。这是一种曲里拐弯的解释。

    孔子的意思是,与其给阔人锦上添花,不如给穷人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是讲做学问,因为知之、好之、乐之,不知满足,不知疲倦,持之以恒。

    ”默而识之”,是默默记在心里。”识”,这里读zhi,是记下来的意思。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的名言,大家引用,多半都是掐头去尾,只要这两句。”不厌”、”不倦”,就是”有恒”。下7.26,孔子说,”圣人”和”善人”(即仁人),他是见不着的,能够见到”君子”和”有恒者”就不错了,”难乎有恒”。《子路》13.22,他也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这里,他强调的就是一个”恒”字。

    ”何有于我哉”,这对我算得了什么。这种说法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前面已经谈过。

    在学习的问题上,我是提倡玩,玩是强调乐。用体育打比方,我更喜欢,是个人玩的那一种,不是团体项目,更不是竞技项目。我认为,学习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即使不那么高尚,只当谋生手段,或消愁解闷、打发时光,也很好。我最讨厌的一种人,是《野叟曝言》中文素臣那样的人,他不喜欢和尚,就发誓要杀光所有的和尚,一直追到东南亚。这种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如果做学问,非常可怕,他”学而不厌”是为了”毁人不倦”,见人就灭,以为天下之大,只有他那点学问才叫学问,别人的学问都不是学问,不是冠军不许入场。这叫自讨没趣。自己把学问弄得没意思,让别人也觉得没意思。学问和人都毁了。

    (何为有恒者)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欤)?”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偏爱颜渊,子路不服,受到孔子的训斥。这里,颜渊、子路,俱以字称。

    ”暴虎冯河”,《诗·小雅·小旻》有”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也见于《诗·郑风·大叔于田》。传统解释,都说”暴虎”是不假兵器,空手搏虎;”冯河”是不假舟楫,徒步渡河。但裘锡圭先生考证,”暴虎”的”暴”,字本作”虣”,本象执戈搏虎,”空手”之训可能是后起,原来指不乘田车打老虎,并不是不用兵器。

    这段话,又是拿颜渊和子路作对比。孔子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即有人用我,我就干,没人用我,我就隐,谁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我和你呀。他夸颜渊有两条,但用行舍藏,主要是藏。颜渊,箪食壶饮,穷街陋巷,耐寂寞,忍贫寒,这是舍藏。用行谈不上。子路听老师夸颜渊,不服。他想,颜渊谈得上什么”用之则行”,所以故意说,”子行三军,则谁与”,即老师如果率领三军,您又和谁在一块儿?他以为,孔子会说,那还有谁呀,肯定是子路啦,我得”与子同车”,让你保护我的安全,帮我出谋划策拿主意。但孔子对他的鲁莽很不满,马上挖苦说,打虎不靠田车(此用裘说),渡河不靠舟楫,这种死了都不知后悔的冒失鬼,我才不跟他在一块儿;如果说什么样的人才合适,那一定是临战感到非常害怕,小心翼翼,唯恐有失,打起仗来又精心策划,能够真正把仗打赢的人。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